食安快讯

【原创】“不可食用”颜料做面点?食用色素到底该怎么用

  • 日期:2025-07-13
  • 来源:中食安信
  • 阅读:11
  • 手机看

食用色素,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中的标准名称为“着色剂”,作为食品添加剂其是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

近日,甘肃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调查,该幼儿园园长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为扩大生源、增加收益,同意后厨人员通过网络购物平台购买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制作部分面点,如三色红枣发糕、玉米卷肠包等。这些彩绘颜料包装上明确标识“不可食用”,但园方仍将其用于食品加工,导致食品中铅含量严重超标。涉事幼儿园使用不可食用的含铅彩绘颜料,其绝非食品添加剂,也更谈不上食品添加剂的合规使用。那么,食品行业应该如何合规使用食用色素,中食安信整理了主要注意事项,可供参考。

PART.1

我国对着色剂的管理要求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管理要求,在工艺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的前提下,方可列入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以下简称GB 2760)的正面清单中使用。目前在GB 2760中允许使用的有近80种着色剂。同时,GB 2760明确规定了每种着色剂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限量。在食品中使用着色剂时需着重考虑GB 2760中的使用原则,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使用量。同时,对于相同色泽的着色剂需注意各个着色剂的用量占GB 2760中规定的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举例来说,如果在某食品中同时使用了柠檬黄和日落黄这两种黄色系着色剂,假设柠檬黄的实际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为0.4,那么日落黄的实际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就不能超过0.6,以此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PART.2

餐饮行业中使用着色剂的注意事项


对于餐饮行业使用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指导意见》(市监食生〔2019〕53号)中强调,使用着色剂等相关食品添加剂应当按GB 2760标准使用,准确计量并做好日常记录。《关于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添加剂管理的公告》(2023年第8号),进一步明确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并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GB 31654-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落实采购、验收、贮存着色剂的要求,采购依法取得资质的供货者生产经营的着色剂,采购时按规定查验并留存供货者的资质证明复印件。贮存时,要设专柜(位)贮存食品添加剂,并醒目地标注“食品添加剂”字样,与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等分开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在今年国务院食安办等六部门关于印发《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提出,全面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添加剂监管,禁止餐饮环节自制食品添加剂,进一步收紧餐饮行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规范要求。

PART.3

小结


对于行业企业,此次甘肃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敲响了警钟。日常经营活动中,需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确有必要的前提下按标准要求采购、使用、贮存着色剂。今年2月份新版GB 2760已正式实施,并有增补公告以完善食品添加剂清单,企业可及时关注此类法规标准变化,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以做到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