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份国际食品安全动态汇总,由中食安信汇总质检总局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欧盟
欧盟修订植物产品中螺虫乙酯残留限量标准
欧洲食品安全局3月29日消息,依据EC396/2005第6章的要求,欧盟批准对植物产品中螺虫乙酯残留限量的修订结果,具体如下:日本柿子、青葱、土豆中螺虫乙酯残留限量分别修订为0.3mg/kg、0.3 mg/kg和1 mg/kg。
欧盟发布甲氧咪草烟审查结果
欧洲食品安全局4月1日消息,3月11日该局批准发布甲氧咪草烟审查结果,葵花籽、油菜籽、豆类中甲氧咪草烟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0.15mg/kg、0.02mg/kg和0.02mg/kg。
欧盟修订咯菌腈在部分作物中的最大残留量
欧洲食品安全局3月31日消息,依据EC396/2005第6章的要求,3月11日欧盟批准对作物中咯菌腈残留限量的修订结果,莴苣、沙拉植物、菠菜及同类的叶菜中咯菌腈残留限量修订为20mg/kg,豌豆(除豆荚) 中咯菌腈残留限量修订为0.3mg/kg。
欧盟修订甜菊糖苷在部分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
4月1日,欧盟发布了(EU)2016/479号法规,修订了(EC)No1333/2008号法规附录II,允许甜菊糖苷作为甜味剂用于某些低能量或无糖饮料,甜菊糖苷在无糖或低能量的盐基和咖啡/卡普奇诺风味饮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20mg/kg,甜菊糖苷在无糖或低能量的茶、咖啡、花草茶饮品、风味速溶茶、卡普奇诺饮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30mg/kg。
欧盟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法规进行修订
2016年3月31日,欧盟官方公报发布了(EU)2016/460号法规,对《欧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法规》(POPs)作出修订,本次修订主要涉及附件IV中的废弃物管理规定物质清单和附件V废弃物管理。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 附件IV中新增1种物质:六溴环十二烷HBCDD;
2. 附件V第2部分中的表格被替换,并新增六溴环十二烷(HBCDD)的最大含量限值要求和操作要求。
该法规将在官方发布后的第20天生效。另外,为了让公司和主管当局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新的要求,法规过渡期为6个月,自2016年9月30日起正式实施。
欧盟发布氰虫酰胺在大米等中的限量
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4月8日欧洲食品安全局就在中国和越南进口大米、巴西和哥伦比亚进口咖啡豆中氰虫酰胺的最大残留限量发布意见。依据欧盟委员会法规(EC)No396/2005第6章、(EC)No396/2005第8章的规定,EFSA做出如下决定:大米、咖啡豆中氰虫酰胺的最大残留限量保持不变,仍然为0.01ppm和0.03ppm。
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禁止生产添加香兰素的儿童食品
据哈通社4月5日消息,欧亚经济委员会决定,自2016年4月6日起,禁止在儿童食品中使用乙基香兰素。在此之前生产的产品在有效期内可以合法销售,包括在俄罗斯商店。生产商有一定的过渡期,以改变配方并避免使用有争议的香精。优化儿童食品的工作将会常态化,相关指标通常每10年进行1次修订。
欧盟修订植物产品中叶菌唑残留限量标准
据欧洲食品安全局4月11日消息,依据法规EC396/2005第6章的要求,该局于3月30日批准发布植物产品中叶菌唑残留限量修订结果,土豆、热带根茎类蔬菜中叶菌唑残留限量修订为0.04mg/kg,豆类、豌豆、羽扇豆、扁豆中叶菌唑残留限量修订为0.15mg/kg,葵花籽中叶菌唑残留限量修订为0.7mg/kg。
欧盟发布乐果及其代谢物最终残留限量
4月12日欧洲食品安全局审议通过乐果及其代谢物在部分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具体限量如下:新鲜蔬菜或速冻蔬菜、豆类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2ppm,块根芹菜、青葱、油籽类、橄榄油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0.1 ppm、2ppm、0.05ppm、2ppm。
欧盟修订食品中无机砷、铅和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
2016年4月16日,欧盟官方公报发布(EU)2016/582号委员会法规,修订了(EC)No 333/2007号法规,关于食品中无机砷、铅和多环芳烃(PAH)的分析方法和某些性能标准。
欧盟发布碘甲磺隆等最大残留限量
4月19日,欧洲食品安全局网站公布了Cyclaniliprole和碘甲磺隆的最大残留限量,大棚甜椒和西红柿中Cyclaniliprole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ppm,西兰花、菜花、卷心菜中Cyclaniliprole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1ppm,豆芽和羽衣甘蓝中Cyclaniliprole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0.08ppm和0.5ppm,冬大麦、冬小麦中碘甲磺隆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1ppm。
欧盟批准从南极磷虾中提取的脂类用于膳食补充剂
2016年4月14日,欧盟发布委员会实施条例(EU)2016/598,根据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条例(EC)No258/97,批准从南极磷虾中提取的脂类作为新型食品配料投放市场,最大使用量如下:1.普通人群3克/天。2.孕期和哺乳期妇女450毫克/天。
欧盟修订氟啶虫酰胺等5种农药残留限量
2016年4月26日,欧洲食品安全局对2016/71法规原文第17页的附表进行修订,内容涉及氟啶虫酰胺、粉唑醇、抗蚜威、丙硫菌、伏虫隆5种农药残留限量。其中,豆类、啤酒花、香料、蜂蜜及蜂产品中氟啶虫酰胺的残留限量分别为0.03mg/kg、3mg/kg、0.1mg/kg、0.05mg/kg。
美国
美国新增双炔酰菌胺在部分蔬菜中的残留限量要求
2016年3月28日,美国环保署(EPA)发布最终条例,新增双炔酰菌胺(mandipropamid)在块茎和球茎蔬菜(亚组1C)中残留限量为0.09mg/kg。
美国发布食品与饲料卫生运输法规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4月5日通报,FDA关于《人类和动物食品卫生运输的法规》已上报《联邦公报》,将于4月6日发布,发布后60天生效。该法规是《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FSMA)的配套法规之一,通过确立食品卫生运输的标准(如条件和规范、培训和记录),帮助确保运输期间的人类和动物食品安全。
美国修订噻螨酮的残留限量要求
2016年4月6日,美国环保署发布最终条例,修订部分产品中噻螨酮的残留限量要求,柑橘油、轧棉副产品、未除纤维的棉籽中噻螨酮的残留限量分别为25ppm、15ppm、0.4ppm。
美因安全问题不再同意使用卡巴多
美FDA网站4月8日消息,美FDA兽药中心(CVM)废止使用卡巴多(carbadox)来治疗猪病,原因是该药物的痕量残留会致癌。CVM最近重新审核了该药物的安全资料,并进行了初步的风险特征评定,结果表明食用经卡巴多治疗猪只的猪肉(尤其是猪肝脏)可能会对人类健康造成风险。
美国修订氟啶胺的残留限量要求
2016年4月8日,美国环保署发布最终条例,修订蔬菜中氟啶胺(Fluazinam)的残留限量要求,本条例于发布之日起生效,反对或听证要求按40CFR§178的说明在2016年6月7日前提交,具体如下:白菜、多叶芸苔属蔬菜(5组,大白菜除外)、瓜类蔬菜(9组)、块茎和球茎类蔬菜(亚组1C)中氟啶胺的残留限量分别为3ppm、0.01ppm、0.07ppm和0.02ppm。
美国调查发现多种金宝汤罐头含双酚A
4月12日,据台湾地区“中央社”消息,据报道,美国调查发现,15种金宝汤的汤品罐头都含有环境激素双酚A (Bisphenol A),可能增大癌、脑部受损等风险;美国金宝汤公司日前宣布,最晚明年将全面停用含有双酚A的罐头盛装汤品。台“食药署”表示,市售约5成罐头的内层涂料,都使用双酚A等物质合成的环氧树脂。
美国发布《家禽分类》最终法规
4月13日美国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发布《家禽分类》最终法规,修改“烤食”或“烤鸡”的定义和标准。最终法规删除了“烤鸡”的鸡龄最少在8周以上的标准,将即烹食品(RTC)屠体的重量从5磅增加到5.5磅。该最终法规是对2015年8月19日发布的法规提议草案的定稿,将于2018年1月1日正式生效。
美国发布废除旋毛虫控制条例等
2016年4月13日,美国食品安全监督局(FSIS)发布G/SPS/N/USA/401/Add.3号通报,提议修订联邦肉类监督条例,废除即食与非即食猪肉及猪肉产品中有关消除旋毛虫的处理要求,因为这些指定条例已不再是必需的,导致相关条例与风险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条例不再相符。如果这些补充性建议法规生效,FSIS将结束用于评估的旋毛虫认可实验室规划(TALP规划),并批准非联邦实验室使用混合样品消化技术,用以分析目前存在的旋毛虫样品。FSIS还将提议合并肉类及家畜产品的热处理、商业无菌条例(如含有肉及家畜类的罐装食品)。
美国制定灭螨醌的残留限量要求
2016年4月13日,美国EPA发布最终条例,制定了干啤酒花中灭螨醌残留限量为15ppm,本规则发布之日起生效,反对或有听证要求的按40CFR§178的说明在2016年6月12日前提交。
美国更新对日本食品的自动扣留检查措施
2016年4月1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更新对日本食品因核泄漏事件的自动扣留检查措施(第99-33进口警示),删除部分限制进口食品。据该警示,日本政府2016年4月解除了宫城县大米和福岛县大豆禁止销售的措施。美国FDA承认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从禁止进口清单中删除上述产品,并将其列入自动扣留检查名单。
美国制定嘧菌环胺的残留限量要求
2016年4月19日,美国EPA发布最终条例,制定了坚果的嘧菌环胺残留限量为0.04ppm,本规则发布之日起生效,反对或有听证要求的按40CFR§178的说明在2016年6月20日前提交。
美国因虾类药物残留问题警告马来西亚
2016年4月20日第一食品网消息,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宣布,该局地方办事处扣留了1批从马来西亚进口的白虾和对虾产品,因其抽检样品含有硝基呋喃类和氯霉素药物残留。FDA估计约有三分之一从马来半岛进口的虾产品存在药物残留现象。FDA要求马来西亚政府调查药物残留原因,并且制定行动计划,以防止有药残的马来西亚虾出口到美国。
澳新
澳新批准纳他霉素作为防腐剂用于乳制品
4月4日,澳新发布09-16(A1095)通知,拟扩大纳他霉素的使用范围,批准其作为防腐剂用于发酵乳制品和干酪乳制品,用作霉菌和酵母的生长抑制剂,最大使用量为5mg/kg。
澳洲牛至12种品牌有7种为假货
澳洲第九新闻6日的报道说,干牛至是很多澳洲人的主要调味品。然而,Choice近日对12种牛至产品进行检测,发现有7种包含了橄榄树和漆树的树叶,只有MasterFoods、Woolworths Select、Coles、McCormick和Herbies Spices这5种品牌含有100%的牛至叶。Choice表示,这反应了澳洲牛至的供应链存在严重问题。同时,澳洲市场上的其他调味品也有可能存在问题。这一结果已被通报给消费者监管组织,并将进行独立调查。
新西兰发布贝类海洋生物毒素公共健康预警
4月14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发布公共健康预警,自霍克斯湾地区和马尔堡的整个安德伍德港口地区的贝类,取样例行贝类毒素检查发现,该区域的麻痹性贝类毒素超出MPI设置0.8毫克/千克的安全极限。MPI发出公共健康预警,劝告市民不要收集或使用来自该区域的双壳贝类。
澳新发布农兽药残留新规定
2016年4月21日,澳新食品标准局发布G/SPS/N/AUS/385号通报,主要内容是对农兽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做出规定,该通报评议期为60日,拟于6个月后生效。具体内容为:
1. 对除动物产品之外的所有其他食品的农药残留的MRL做出规定,该规定涵盖澳新食品标准法典附表20内的所有农兽药。
2. 对在澳大利亚境内销售的零容忍和低水平限量的农兽药残留进行更为严格的要求。
3. 要求所有涉及规定的农兽残的MRL采取规定的检测方法,其实验原理源于最早列入该规范的21种化学药品采取的检测方法,其MRL值的风险评估和膳食暴露评估结果密切相关。
4. 该法规不适用于原始产品、生鲜农产品及其衍生产品,适用于已上市并具有产品代码的产品。
新西兰发布霍克斯湾贝类海洋生物毒素健康预警
4月21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发布健康预警,在霍克斯湾地区海岸的贝类样品例行贝类毒素检查中,发现该区域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检出值为1.4mg/kg,超出0.8mg/kg的安全极限。MPI发出公共健康预警,劝告市民不要收集或食用来自该区域的双壳贝类。
加拿大
加拿大批准肠系膜状明串珠菌作为防腐剂用于肉禽产品
4月12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通报,批准肠系膜状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arnosum)4010作为抗菌防腐剂用于肉禽产品,使用量参照良好操作规范(GMP)适量使用。这些产品包括:真空包装的bologna腊肠、思华力肠、法兰克福香肠、摩泰台拉香肠、wieners肠。肠系膜状明串珠菌4010可产生抑菌素抑制李斯特菌。
加拿大允许转谷氨酰胺酶用于面包等多种食品
2016年4月21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G/SPS/N/CAN/1011通报,拟允许源于茂原链轮丝菌S-8112(Streptoverticillium mobaraense S-8112)的转谷氨酰胺酶用于面包、面粉、全麦面粉和非标准面包产品等10种产品,使用限量为按照良好操作规范(GMP)要求适量使用;转谷氨酰胺酶也将用于制造蛋白质水解物、婴儿配方和特殊膳食用途(例如配制液体饮食)食品中使用。该法规已于2016年4月11日生效。
加拿大确定部分蔬菜中唑螨酯限量
2016年4月22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G/SPS/N/CAN/992/Add.1通报,确定部分蔬菜中唑螨酯限量。黄瓜、果类蔬菜中唑螨酯限量分别为0.2mg/kg、0.4mg/kg。
韩国
韩国发生禽流感疫情 香港禁入
3月28日讯,据联合早报网报道,韩国首尔附近一个家禽养殖场的鸭子感染禽流感病毒,病毒株为H5N8型。韩国一名农业部官员告诉路透社记者,这家农场在首尔80公里外的仁川市,感染病毒的1万多只鸭子已扑杀。这是韩国在4个月内首次发现禽流感,韩国刚在一个月前宣布已扑灭禽流感。另据,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3月29日宣布,因应韩国当局通报该国发生高致病性H5N8禽流感,中心即时禁止该地区的禽肉及禽类产品(包括禽蛋)进口,以保障本港公众健康。
日本
日本成立残留农药等标准审查室
3月29日,日本厚生劳动省讯,从2016年4月1日起,厚生劳动省生活卫生与食品安全标准审查科成立“残留农药等标准审查室”。此举旨在进一步明确日本食品中残留的农药、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标准的设定。“残留农药等标准审查室”人员由生活卫生与食品安全部门的人员组成。
日本发布乙草胺等最大残留限量
3月30日,日本发布G/SPS/N/JPN/452-455号通报,拟修订乙草胺等在部分蔬菜等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具体限量如下:圆葱、韭菜、毛豆中乙草胺的残留限量拟修订为0.01ppm,牛和鸡的肌肉、脂肪、肝、肾、牛奶、鸡蛋中恶虫威的残留限量拟修订为0.01ppm,大蒜、胡萝卜、芦笋中乙霉威的残留限量拟修订为0.01ppm,大米(糙米)、其他谷物、白菜、菜花中吡喃草酮的残留限量拟修订为0.01ppm。
日本解除对中国产蛤蜊中除扑草净的命令检查
2016年3月29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生食输发0329第6号和生食输发0329第9号通告,解除对中国产蛤蜊中除扑草净项目的命令检查,改为进口抽检比例为30%的强化监控检查。
日本解除对中国产未成熟豌豆中烯酰吗啉的强化监控检查
2016年3月3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生食输发0330第1号通知,解除对中国产未成熟豌豆中烯酰吗啉项目的强化监控检查。
日本发布2016财年实施命令检查概况
2016年3月3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生食输发0331第1号通知,公布2016财年实施命令检查的情况,具体内容包括:实施命令检查的时间为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命令检查对象及内容包括附表1中的全部进口食品及依据表中的检测项目。本通知以外的食品,在进口过程中发现有必要实施命令检查时,通过与企业情报科检疫所业务管理室联系探讨。
日本解除对我国产芋头中毒死蜱的强化监控检查
2016年4月13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生食输发0413第2号公告,解除对中国产芋头中毒死蜱的强化监控检查。该公告同时解除对澳大利亚产油菜籽中杀螟松的强化监控检查。
台湾
台湾地区对自泰国输入的香菜加强抽批查验
据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4月11日消息,近6个月内,台湾地区在自泰国输入的香菜(货品分类号列0709.99.90.90-8)中检出农药残留不符规定达10批,不合格批数明显偏高。2016年3月31日,“食药署”发出FDA北字第1052000857号函,自2016年4月4日起至2016年10月3日止(进口日),对自泰国输入的香菜加强抽批查验。
台湾地区制定“食用氢化油使用限制”
4月22日,台湾地区“卫福部”发布部授食字第1051301038号公告,制定“食用氢化油的使用限制”,自2018年7月1日施行(以制造日期为准)。主要内容:食用氢化油包括完全氢化油及不完全氢化油(或称部分氢化油)。完全氢化油指经氢化处理,达完全饱和或接近完全饱和,碘价小于或等于4的油脂,可以使用于食品;不完全氢化油指经氢化处理,但未达完全饱和,碘价小于4的油脂,不得使用于食品。
台湾地区要求进口油菜等须提供证明文件
2016年4月25日,台湾地区“卫福部”发布部授食字第1051301303B通告,为确保转基因及非转基因油菜、甜玉米及甜菜专属号列的正确性,这些专属号列产品需检附相关证明文件,才能受理报验。正式实施日期台湾地区“卫福部”将另函告通知,并预留15天的缓冲期。
香港
香港跟进从日本违规进口冷藏牛肉事件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2016年4月1日公布,一批包括来自禁止进口县份的日本冷藏牛肉违规进口到香港,全部货品已被截获,没有流出市面,中心正跟进事件。该批被检获的冷藏牛肉共有337箱,有关货品卷标显示其中101箱来自日本3个禁止进口县份(包括茨城、枥木及千叶);116箱来自日本其它地区(包括北海道、山形县及秋田县);其余120箱则来源未明。中心的调查发现,涉事进口商没有向环卫署登记。
香港禁止法国MadecYvon生产的生蚝进口及在港出售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4月6日公布,中心接获欧洲联盟委员会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预警系统)的通报,指法国生产商MadecYvon生产的生蚝被检出含诺如病毒。根据预警系统提供的资料,小部分受影响产品曾进口香港,涉事法国生产商正回收有关产品。为审慎起见,中心即时禁止该生产商生产的生蚝进口及在港出售。
香港禁止从法国塔恩省进口禽肉及禽类产品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4月21日宣布,因应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指法国塔恩省爆发高致病性H5N9禽流感,中心禁止该省的禽肉及禽类产品(包括禽蛋)进口,以保障香港公众健康。早前针对法国其它受影响地区而实施的禽肉及禽类产品进口禁令仍然生效。
香港禁止从黎巴嫩进口禽肉及禽类产品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4月26日宣布,因应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指黎巴嫩Bekaa地区的Nabichit发生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中心即时禁止该国的禽肉及禽类产品(包括禽蛋)进口,以保障香港公众健康。中心发言人表示,香港与黎巴嫩并未建立禽肉和禽蛋的进口机制,并没有从黎巴嫩进口禽肉或禽蛋。
其他
英国4月起将禁用毒死蜱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从2016年4月1日起,英国将禁止销售、分销和使用含有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的产品。唯一得到豁免的产品为芸薹属植物出苗浸液处理产品,应用方式为自动喷雾。此外,2016年10月1日以后,储存毒死蜱产品将成为非法行为。
越南发布进口食品及相关产品监管法规
2016年4月18日,越南卫生部发布G/SPS/N/VNM/77通报,发布进口食品及相关产品监管法规。该法规规定了进口食品及相关产品的生产条件、销售规定、广告方法和食品检测方法。该法规涉及的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属于卫生部管辖产品,包括食品添加剂、辅助物质、加工食品、瓶装水和矿泉水、功能性食品等产品。
法国报道海产品类食品存在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欧洲时报4月22日讯,据BFM电视台报道,由于海洋污染严重,海鱼体内含有汞(水银)、砷、镉等多种重金属,吃多了可能对身体有害。为了深入了解这个情况,消费者协会对法国人最常吃的130种海产品进行化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产品都受到了污染。化验结果显示:15个品牌的金枪鱼罐头都含有汞、砷以及镉的成分,含量不等,有的污染程度一般,有的超标6倍。调查人员还在SAUPIQUET、PECHEOCEAN、LECLERC、CORA等牌子的鱼罐头中发现了鱼的内脏、鱼卵以及鱼骨等,另外,扇贝罐头里有一半是水。不同种类的鱼,其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