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2月份,全国进口乳制品18.8万吨,同比(与2016年2月相比)增加53.8%,环比(与2017年1月相比)减少24.4%。其中,进口原料奶粉7.5万吨,同比增加39.44%;进口液态奶4.0万吨,同比增加40.5%;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1.53万吨,同比增加37.98%;进口乳清4.1万吨,同比增加62.97%;进口奶酪0.96万吨,同比增加36.41%;进口炼乳0.2万吨,同比增加149.3%;进口奶油0.7万吨,同比减少15.41%。
原料奶粉
2月份,我国进口原料奶粉7.5万吨,同比增加39.44%,进口额2.2亿美元,同比增长68.70%。其中从新西兰进口6.3万吨,占进口总量的84.1%,比1月份新西兰进口量下降47.5%,占比下降7.4个百分点;从澳大利亚进口0.32万吨,占4.27%;从美国进口0.19万吨,占2.55%;从法国进口0.188万吨,占2.53%;从德国进口0.17万吨,占2.24%;从芬兰等其他14个多家和地区进口0.332万吨,占4.34%。
与1月份14.4万吨相比,原料奶粉进口量下降了47.2%,1月份进口量偏高的重要原因是,按照中新自贸协定,2017年从新西兰进口的原料奶粉,进口量在147376吨以内时关税为1.7%,超出部分则按最惠国税率10%收取,进口商为了享受自贸协定的低关税,于1月份集中申报进口。从实际执行看,享受1.7%的税率的额度仅11天就用完,2017年1月11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称实施特殊保障措施管理的固状和浓缩非固状乳及奶油(俗称原料奶粉,税则号列:04021000、04022100、04022900、04029100)进口申报数量已达到149026吨,超过2017年147376吨的特殊保障措施触发标准,因此,自2017年1月12日起,对《协定》项下进口的原产于新西兰的原料奶粉恢复按最惠国税率征收进口关税。
液态奶
2月份进口液态奶4.0万吨,同比增加40.5%,环比增加11.1%。其中进口鲜奶(主要是巴氏奶和常温奶)3.8万吨,同比增加41.7%,环比增加9.4%;进口酸奶0.2万吨,同比增加20.3%,环比增加59.3%。鲜奶进口来源主要为新西兰(占44.57%)、德国(28.19%)、澳大利亚(7.70%)、法国(7.68%)等。酸奶进口来源主要为德国(63.59%)、新西兰(23.94%)、波兰(4.09%)、比利时(3.29%)、澳大利亚(2.57%)等。
婴幼儿配方奶粉
2月份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1.53万吨,同比增加37.98%;进口额2.06亿美元,同比增加35.73%。2月份进口量比1月份略有增加,涨幅为1.1%。分析来源国,主要来自荷兰4689吨,占30.75%;爱尔兰2832吨,占18.57%;法国2421吨,占15.88%;德国1373吨,占9.00%;新西兰1269吨,占8.32%;丹麦806吨,占5.29%;韩国560吨,占3.67%;瑞士513吨,占3.37%;澳大利亚452吨,占2.96%,前5个国家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82.52%。
乳清
2月份进口乳清4.1万吨,同比增加62.97%,进口额4832万美元,同比增加102.37%。其中从美国进口2.1万吨,占52.12%;从法国进口0.58万吨,占14.17%;从波兰进口0.34万吨,占8.46%;从荷兰进口0.32万吨,占7.95%。
奶酪
2月份进口奶酪0.96万吨,同比增加36.41%,进口额4099万美元,同比增加37.07%。其中,从新西兰进口4607吨,占48.21%;从澳大利亚进口2844吨,占29.77%;从美国进口714吨,占7.47%;从丹麦进口357吨,占3.74%;从意大利进口275吨,占2.88%;从法国进口270吨,占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