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每周热点食品资讯汇总(10月10日-10月16日)

  • 日期:2016-10-16
  • 来源:中食安信
  • 阅读:353113
  • 手机看

根据“中食安信”微信平台发布的食安快讯内容,本文将最近一周发生的食品安全信息热点事件进行汇总以飨读者。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食药总局关于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6年第138号)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水果制品、肉制品、酒类、糕点、饼干等5类食品369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362批次,不合格样品7批次。总体情况:水果制品60批次,不合格样品5批次;肉制品101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酒类115批次,糕点和饼干93批次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放开食盐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

全面放开食盐价格。自201711日起,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各地要抓紧开展相关工作,确保食盐零售价格如期放开。

 

食药总局关于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再注册后标签使用问题的复函

对于变更或再注册已批准的产品,除因安全性问题国家发布明确规定要求进行注册变更的情况外,申请人应当在自批准之日起6个月后严格按照新批准证书内容组织生产,此前生产的产品允许销售至保质期结束。

 

国家标准委关于征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等3项食品相关国家标准(报批稿)意见的通知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负责归口制定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等3项食品相关国家标准(报批稿)已完成(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见附件),现公开征求意见。

 

总局关于加强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食品安全执法规范化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和国务院“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和落实日常监管、监督抽检责任”的要求,加强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食品安全执法规范化建设,现提出相关意见。

 

关于征询《冷冻饮品术语》等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冷冻饮品术语》、《软冰淇淋机》、《软冰淇淋预拌粉》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进口奶低价“入侵”中国市场 多个品牌闻所未闻

当行业内还在讨论进口工业奶粉(大包粉)和婴幼儿成品奶粉冲击国内市场之时,300多个品牌的进口牛奶正成为一支独立军团已经悄然“入侵”中国市场。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进口液态奶总量42万吨,已接近去年全年的进口量。而以往标榜高端的进口牛奶此轮“自降身价”,低价与国产常温奶争夺市场空间。

 

麦斯威尔关厂失联 消费热线已被注销

曾经以“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的广告语红遍大江南北的麦斯威尔咖啡,如今已经光环不再。有消息显示,麦斯威尔在中国广州的生产工厂已经处于员工放假、停产状态,12月底将彻底关闭,麦斯威尔的商标持有公司Jacobs Douwe Egberts曾公开回应表示,2017年起广州工厂将不再生产,大中华地区的市场将由泰国曼谷生产基地供应产品。

 

星巴克的“中国式圈地”:品牌再好,也是要下基层的

过去十年,星巴克在中国以24.1%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开店(相比之下,同期美国市场门店的年复合增长率只有4.7%)。尤其从2012年开始,星爸爸的“圈地运动”一发不可收拾,2013-2015年间新添了1100多家门店。欧睿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星巴克占中国咖啡连锁的市场份额高达73.3%,甩开麦咖啡(9.3%)和咖世家Costa(9%)一大截。

 

解决“毒豆芽”案不仅要司法纠偏,还要终结监管扯皮

近日,多名涉“毒豆芽”案的陕西官员告诉媒体,部分官员的上诉和申诉陆续有了结果。陕西省榆林市五名因“查处毒豆芽不力”被控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官员,已收到法院的准许撤诉刑事裁定书。

 

矿物油的毒性、暴露和风险管理

2016831日,德国国家公共电视频道-德国电视一台在其著名的调查栏目:Plusminus 播出关于矿物油安全的专题,再度引发欧洲各界对食品中矿物油污染和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严重关切和激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