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冬天至今,我国多地爆发了H7N9禽流感疫情。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192例,死亡79人。
每到出现流行病的时候,也是各种谣言四起的时候。伴随着这一轮禽流感疫情,一些多年来反复传播的谣言又再次出现。
这些谣言有新有旧,有的在网上多次出现。
谣言一:吃泡椒凤爪、大盘鸡感染H7N9死亡
谣言:
今年春节前后,一条“江西省瑞昌市高丰镇郝爱军,因在乌石街饭店吃大盘鸡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瑞昌市5570头家禽已感染”的消息在江西瑞昌市民的微信上风传。
除了大盘鸡外,“吃泡椒凤爪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鸡蛋不能食用”等关于H7N9禽流感的谣言也在网络流传。
真相:
根据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公室的回应,导致人感染H7N9病毒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带毒禽类污染的环境中。尚没有证据显示H7N9病毒能够通过经妥善处理后的禽类或禽蛋类传播给人类。此外,吃煮熟的食物也不会感染H7N9病毒。
谣言二:穿羽绒服会感染禽流感
谣言:
网上有谣言称禽流感病毒可以在禽类羽毛上存活较长时间,不仅生产羽绒服过程中收集环节的工人是高危人群,穿羽绒服的人也要加倍小心。
真相:
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的回应称,目前,我国确诊的H7N9病例,绝大多数发病前有活禽的暴露或接触史,且以暴露于有活禽售卖的农贸市场的比例居多。但填充羽绒服使用的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环节处理,禽流感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收集羽绒的工人确实是感染禽流感的高危人群,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但穿羽绒服感染禽流感的几率很小。
谣言三:禽流感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谣言:
近日,网络上有说法称禽流感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该传言称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带毒禽类污染的环境是导致人感染禽流感的最危险因素。
真相: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监测信息,虽然禽流感偶有局部聚集性个例发生,但尚无证据表明H7N9病毒能持续地“人传人”。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也表示,近来中国再次出现H7N9流感疫情,但还没有证据表明H7N9流感病毒具备持续性人际传播能力。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禽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感染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也是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
什么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所有人对H7N9病毒均易感,尤其是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基础疾患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症状
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在1~7天,感染H7N9病毒的病人会出现严重肺炎,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时,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流感,但后期当病毒进入人体下呼吸道时,会迅速发展为弥漫性肺炎,造成肺泡塌陷,可使多器官发生功能障碍,病死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