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永辉等传统零售业发布2015年度业绩,创新变革,他们关注同一方向
凯度消费者指数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销额增长较去年增长3.5%,而在此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速也放缓至25年来的新低。现代渠道(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的增长趋势基本与整体市场相同,处于疲软态势,年增长率仅为3.3%。
进入2月份以来,国内外传统零售业上市公司陆续发布财报,此篇文章中笔者汇总了沃尔玛、永辉超市、华润万家、麦德龙、红旗连锁、新华都等国内外传统零售业2015年的业绩情况,同时总结了大型传统零售业态的最新发展趋势和重点布局方向。
沃尔玛35年以来首个年度营收下跌
看点摘要
●营收下滑0.7%,35年以来首个年度营收下跌
●沃尔玛下调了2016财年销售增长展望,称营收将持平
●将在全球关闭269家店铺
沃尔玛公布财务报告显示,在截止1月31日的2015财季,公司年度营业收入下滑0.7%,至4821亿美元。据S&P Capital IQ data数据分析公司统计,这是该公司至少35年以来首个年度营收下跌。
沃尔玛第四财季净利下降7.9%至45.7亿美元,合稀释后每股1.43美元。扣除关店等项目费用后,每股盈余1.49美元,好于预期。
拖累沃尔玛业绩的因素有很多,其在电子商务领域受到亚马逊(Amazon)的挑战,一季度销售增速收窄至8%,为连续5个季度放缓。
沃尔玛近来因调高入门职位薪资、整顿商店、建立电子商务基础建设而导致获利承压。此外,该公司亦受挫于美元升值,后者使得海外营收受到侵蚀。
沃尔玛下调了2016财年销售增长展望,称营收将持平,这远低于上次预估的增长3%—4%。该公司对物价前景表示担忧。过去,通货膨胀提高了零售商的营收,但如今情况正好相反。
去年10月,沃尔玛曾估计2016年利润将较上年下降多达12%,震惊了投资者。
沃尔玛上月宣布,将在全球关闭269家店铺,包括全部Walmart Express商店。Walmart Express是小型便利店,它们一度被视为除超级购物中心以外沃尔玛新的增长引擎。
永辉超市净利下滑28.95%,仍处于行业前列
看点摘要
●营收421.45亿元,同比增长14.75%;净利润60,581.58万元,同比下降28.95%
●营收下滑受组织架构变动、业务集群改革及零售行业景气度影响减缓所致
日前,永辉超市发布2015年业绩快报。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1.45亿元,同比增长14.7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0,581.58万元,按目前40.68亿股本计算,折合每股收益约0.15元,同比下降28.95%。
公司全年收入增速略微放缓,主要是受组织架构变动、业务集群改革及零售行业景气度影响减缓所致,但仍处于行业前列。
公司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公司投资收益大幅下降所致:
公司持有中百集团股份去年同期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计入浮赢 16,976万元,而今年转为长期股权投资并按照权益法核算,计入盈利仅约100万元。
根据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之《盈利警告》,公司持有联华超市的股份按权益法核算,本年度暂计亏损约0.69亿元。剔除上述两项投资收益下滑后,该公司预测主业净利润下滑在0%—5%之内。从单季度拆分看,2015年4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9.40%,增速低于3季度的14.8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881万元,同比降低95.65%,增速低于3季度的-64.00%。
华润万家营收1094亿元,全年新开门店300家
看点摘要
●营收1094亿元,全国共有门店3400家
●新开门店三四线及中西部占比大
●跨境电商业务已成形
●与乐购的系统整合项目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华润万家公布了2015年销售业绩及开店情况。2015年,华润万家实现销售额1094亿元,全国共有门店3400家,全年新开店门店近300家,新开大卖场25家,其中三、四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占了相当比重。
2015年6月19日,华润万家旗下的电商平台e万家正式宣布上线。半年来,华润万家的跨境电商业务基础轮廓已然成形。此外,华润万家还布局总部和大区的物流配送中心,多个物流基地项目开工建成。
华润万家与乐购的融合备受业界关注。2015年,作为华润万家与乐购融合的成果,乐购Express相继进驻深圳、广州、杭州、苏州、天津等城市,并将不断向全国重点城市扩张。华润万家的零售核心管理系统已于2015年底在Tesco华东和Tesco东北正式上线,这标志着双方的系统整合项目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据介绍,零售核心管理系统平台主要通过前台洞察顾客消费行为和市场竞争态势,拉动中台供应链响应速度,进而促进后台的管理完善,有望构成华润万家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麦德龙中国市场销售额呈增长态势
看点摘要
●中国市场销售额达26.62亿欧元,增长17.4%
●在华商场总数达82家,员工约1.19万
●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发展跨境电商
德国麦德龙集团日前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14-2015财年集团销售额为592.19亿欧元,同比下滑1.2%。中国市场销售额却呈增长态势,达26.62亿欧元,同比增长17.4%。
报告显示,本财年麦德龙在中国新开现购自运商场6家,升级改造22家,在华商场总数达82家,员工约1.19万。现购自运业务是麦德龙集团的核心业务,始于1964年。
目前,麦德龙正在改造这块传统业务,增加送货服务,2014—2015财年送货销售额增长13.7%,至31亿欧元,占这一业务总销售额的10.6%。此外,麦德龙还对现购自运业务进行数字化改造,与中国、美国等地的互联网企业合作发展电子商务。去年9月份,麦德龙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向中国消费者供应欧洲进口商品。
红旗连锁营收增长15.15%,稳居西南便利连锁超市龙头
●营收548,617.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5%;净利17,921.86万元,增长5.26%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门店已达2274家
●在不断优化商品品类的同时,注重拓展门店的便民增值服务项目
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8,617.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921.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6%。
公司全年增值业务实现收入482,147.86万元,比上年增长19.01%,收取服务佣金2,630.49万元,比上年增长0.78%。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门店已达2274家,其中新开门店606家,正在完善互惠门店166家。
报告期该公司“营业收入”为548,617.9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5%,主要是由于门店外延式扩张、成熟门店的同比增长、收购红艳超市及互惠超市门店数增加同时增加销售收入所致。
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包括以下两方面:
外延式并购凸显,促进主营业务收入较快增长。该公司于2015年3月收购了成都红艳超市有限公司超市业务资产后,又相继收购了成都市互惠超市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以及与乐山四海超市连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委托拓展商铺协议》。上述项目的逐步推进,公司经营网点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对公司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营业收入起到了关键作用。
内生性增长稳步推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一方面,该公司在做好原有门店稳固经营的同时,积极拓展门店,不断完善商圈覆盖。报告期,公司新设立了成都市新都区红旗连锁有限公司、乐山红旗连锁超市有限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经营门店已达2274家,稳居西南便利连锁超市龙头位置。
另一方面,该公司长期坚持以门店经营为立足根本,在不断优化商品品类的同时,注重拓展门店的便民增值服务项目,有力促进了销售业绩的提高。报告期内,该公司在便利增值服务方面,新增了支付宝、微信支付、金堂自来水代收费等支付方式、代收费项目。门店代销电脑型福利彩票也于2016年1月1日正式上线,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新华都净利大幅亏损
新华都日前发布了2015年业绩预告修正报告,预计净利亏损:-35,600万元至-26,700万元。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较前次业绩预告公司加大了关闭亏损严重门店的力度,使得费用增加、亏损加大;
受宏观经济疲软,行业景气度低迷及关店影响,营业额下滑,人工等费用上升。
跨境电商
引发中国传统
商业变革与创新
从上述传统零售业年报阐述中可以看出,传统零售业都在纷纷关注和布局跨境电商。如华润万家的跨境电商购物网站e万家已经正式上线,麦德龙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大润发旗下的飞牛网也在2015年9月推出跨境业务飞牛环球购,广百集团、摩登百货、天虹商场等实体零售业在商场开设了跨境电商体验店等。
跨境电商是指以电子商务形式从事全球贸易的交易形式,其实质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供应链优势互补以及利用电子商务扁平化渠道,实现供需双方信息快速分享交流和流通效率的提升。
在国内实体零售业不够景气、销售增长普遍乏力的情况下,从事跨境电商网络零售业务成为传统商家创新转型的重要选择。通过跨境电商进口商品进入国内市场成为国内商家竞相采用的新兴营销方式之一,也引发了传统商业企业借助跨境电商投身国内市场竞争,实现传统零售业的变革和创新。
近几年中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增长迅猛。据了解,试点城市在跨境电商尤其是进口保税方面受益,效果凸显。自2012年中国政府批准郑州进行跨境电商服务试点以来,至2015年10月中国已允许上海等10个城市开展跨境电商服务试点。
调查结果显示,试点城市跨境电商呈现爆发式增长,杭州、宁波等城市出口订单和货值成百倍增长,进口商品也迅猛增长;上海自贸区2015年1至7月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总货值同比增长109倍,深圳前海前3季度累计验放跨境电商个人物品清单530.5万票,总值4.32亿元人民币,分别为2014年全年的106倍和48倍;截至2015年8月31日,郑州跨境电商业务量突破3000万单。
试点城市分别采用直购进口、保税进口、直邮中国等方式进口商品,有的建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区和跨境物品集散中心等。
进入2016年,中国政府决定,在宁波、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青岛、深圳、苏州12个城市新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用新模式为外贸发展提供新支撑。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分析预测,通过跨境电商进口商品进入国内市场,将成为中国国内商家竞相采用的新兴营销方式之一,也将引发传统商业企业借助跨境电商投身国内市场竞争,实现传统零售业的变革和创新。
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