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行业】最近爆火!价格3-5元,很多人都在买,重要提醒!

  • 日期:2025-08-02
  • 来源:南京市场监管、湖北质检
  • 阅读:1
  • 手机看

炎热的夏日

每天一出门就已经汗流浃背了

这时候来个冰杯,配上饮料

那简直就是一个字:爽!!

现如今

便利店、奶茶店、超市冷柜里

这些装着晶莹冰块的透明杯

成了年轻人的“夏日救星”

据了解

这些冰杯规格通常为

180克、220克不等

价格维持在3元至5元之间

图片

爆火的冰杯里到底有什么?

我们该如何挑选食用?

冰杯与自制冰块

并不相同

冰杯,顾名思义,就是杯装冰块,不过冰杯中的冰块并非普通自制冰块,而是经过标准化流程、工厂规模化生产制作的冰块,其硬度大、降温快、更耐融。

image.png

目前,市面销售的冰杯主要执行标准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 2759-2015)、《冷冻饮品 食用冰行业标准》(SB/T 10017-2008)和《冷冻饮品 食用冰》(QB/T 8022-2024)。

其中《冷冻饮品 食用冰行业标准》(SB/T 10017-2008)将于2025年10月1日被《冷冻饮品 食用冰》(QB/T 8022-2024)替代。

依据即将实施的《冷冻饮品 食用冰》(QB/T 8022-2024),食用冰是以饮用水为原料,经灭菌、注模或不注模、冻结、脱模或不脱模、包装等工艺制成的冷冻饮品。

划重点

✅ 食用冰应当色泽略透明、形态完整、冻结坚实,无异味,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食用冰中的铅含量不得高于0.3mg/kg。

✅ 食用冰的微生物限量尤其严格:

——菌落总数:5个样本均不得超过102CFU/g;

——大肠菌群:5个样本均不得超过10CFU/g;

——金黄色葡萄球菌:5个样本均不得超过103CFU/g,其中1个样本可以超过102CFU/g;

——致病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绝对“零容忍”。

冰杯安全的

两大“雷区”

PART.1

“水源”是基础

如果用没经过过滤净化的水制冰,那么水里的杂质、微生物将一起被“封印”在冰块中。


PART.2

反复冻融:细菌的“复活节”

当销售环节的低温陈列柜温度高于-15℃(国标要求温度),或遭遇断电、频繁开关门时,冰块会反复融化冻结,而每一次融化都是细菌的“狂欢时刻”!

注意啦:一旦融化超过1小时,即使重新冻硬也已成“细菌炸弹”,食用后易引发腹泻、呕吐等食源性疾病。

三招选冰杯

安心过一夏

PART.1

查“身份证明”

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签标识应齐全,配料表如实标注;拒绝“三无”产品,警惕路边摊“散装冰”。


PART.2

看“颜值状态”

包装应密封完好不要选择封口破损的冰杯;拒绝“变形记”若见冰块粘连结块、杯壁挂霜,或冰块发黄、有黑点应立即丢弃。

PART.3

守“安全红线”

冰杯开封后2小时内应食用完毕儿童、老人及胃肠弱者食用需谨慎,避免刺激肠胃,否则易导致肠胃痉挛。

冰块虽小,安全事大

如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

可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