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食安信”微信平台发布的食安快讯内容,本文将最近一周发生的食品安全信息热点事件进行汇总以飨读者。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央发布2015年一号文件:粮食安全首当其冲
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强化地方政府法定职责,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食品相关产品标准整合调研会在沪召开
会议听取了《涂料和涂层》、《橡胶》、《金属和合金》、《纸和纸板》、《塑料》、《塑料树脂》等6项标准整合工作进展的汇报,并对整合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展开讨论。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市售金箔酒均属违规
昨天,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下文简称“中心”)就此专门组织专家召开媒体沟通会表示,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实为着色剂,仅为让食品更好看,对人体健康没有好处也没有害处。而对市场上目前销售的金箔白酒,中心认为全部是违规的。
钟凯:金箔入酒,何不打开天窗说亮话?
最近,金箔入酒的新闻闹翻了天,消费者、行业协会和专家冰释前嫌,一致吐槽卫生部门,真是难得一见的景象。质疑的声音几乎是一边倒的,有说标准被企业绑架的,有质疑金箔是否必要的,有质疑管理部门程序违规的,更有人把这件事上升到反腐、反四风的高度。实际上这件事没那么复杂,只是听起来“不可思议”,才引发这么大关注罢了。FAO/WHO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于1977年对金箔作为着色剂进行了评估,认为在食品中少量使用,不具有危害性,无需制定ADI,因此国际标准中是可以用的。
2014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白皮书发布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的调查报告显示,认为上海食品安全状况“很安全”、“比较安全”和“一般”的市民合计达96.3%,同比2013年还提高了4个百分点。
多批次进口乳制品检出问题 我国将新增多项重金属检测
2014年12月,有359批次进境食品、化妆品检出问题,其中进口乳制品有多批次上黑榜。有统计显示,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不合格进境乳制品名单中,共有430批次乳制品检测不合格。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实施要求的公告,新公告对进口乳品检验检疫有两处明显的调整:一是检疫审批范围有新增,二是检测报告项目有调整。增加对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更加注重民众食品安全。比如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增加铅、汞、砷、铬四种重金属检测项目;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增加铅检测项目;乳粉和调制乳粉增加砷、铬、铅检测项目;牛初乳粉增加了砷、铬检测项目等。
娃哈哈诉长沙哈旺“营养怏线”仿冒商标被查封
“尽管娃哈哈诉哈旺商标侵权案胜诉了,但我们在商标维权的道路上不敢松半口气!”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由于营养快线、爽歪歪等畅销产品在市场上被不法分子仿冒,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使娃哈哈销售受到很大影响,“傍名牌”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已成为知名企业共同的烦恼。
光明食品正式“触网”生鲜电商引入安全保险
昨日(2月2日),光明食品集团宣布旗下筹备一年多的都市菜园生鲜电商平台正式上线,同时亦是国内首家引入食品安全保险机制的生鲜电商平台。
台湾统一泡面登质检黑榜 涉事产品做销毁处理
据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的2014年12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由东山县新发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5批次统一泡面产品被检出含有未获检疫准入的肉类成分,分别做退货、销毁处理。
中国出口韩国2200吨大蒜遭退回 蒜农损失上千万
蒜农根据韩国政府标书的要求进行备货,2200吨大蒜经过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质检合格后,发往韩国釜山港口,却遭韩国农管所退货。
娃哈哈内外交困:业绩下滑是新常态还是偶然?
娃哈哈年度业绩目标增长30%冲刺1000亿元,实际却下滑了7%(娃哈哈内部销售会议数据),他不得不公开承认,这是娃哈哈销售业绩最差的一年。
三元扭亏真相:左手卖地 右手拿政府补贴
根据三元1月30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14年预计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00万元到6200万元。
百胜集团Q4净亏8600万美元 恢复中国市场成重点
全球餐饮巨头百胜集团公布的财报显示,集团去年第四季度净亏损8600万美元,其中,持续受供应商使用过期肉丑闻打击,第四季度中国同店销售下滑16%,但跌幅小于市场预计的19.4%,百胜高管表示,2015年头号要务是恢复中国市场的销售额。
专家:不同加工工艺对牛奶健康功效无影响
“保质期短的”的牛奶是不是比“保质期长的”的好?“保质期长的”牛奶是不是添加了防腐剂?专家们一致认为:不同加工工艺对牛奶健康功效无影响,常温奶和巴氏奶健康功效无差异。
文章来源:www.antion.net
文章来源:www.antion.net
文章来源:www.antion.net
文章来源:antion.net文章来源:中食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