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卫健委共发布98例“三新食品”受理审批信息。新食品原料36例,其中受理7例、已出审查意见1例、延期24例、征求意见4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48例,其中受理27例、已出审查意见2例、延期11例、征求意见8例;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14例,其中受理2例、延期9例、征求意见3例。文章来源:antion.net随着消费者的健康养生意识不断攀升,功能性、个性化的原料备受瞩目,这类新食品原料的申报也成为健康食品创新的关键一环,其中益生菌、植物提取物、阿洛酮糖等原料深受关注。益生菌申报的热点菌种主要集中于双歧杆菌属,仅3月就有6株双歧杆菌正在申报,其中2株已处于列入《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的征求意见阶段。备受市场关注的D-阿洛酮糖也于3月正式公开征求意见,这也是第一个拟获批的遗传修饰微生物来源的新食品原料。母乳低聚糖(HMOs)是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的热点,3月共12例申报产品,其数量在整体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中占比可观。从审批情况看,4例受理、1例已出审查意见、4例延期、3例征求意见,表明HMOs在食品添加剂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审核正在稳步推进。自2021年起,HMOs共计申报54例。其中,获批14例,包括2’-岩藻糖基乳糖12例、乳糖-N-新四糖2例,所有获批产品均为遗传修饰微生物来源,同时中食安信已成功完成其中2例的申报,在该类项目申报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其余HMOs项目中,处于受理阶段的有10例、延期评审的有20例、已出审查意见的为2例、不予行政许可的为7例。从“三新食品”整体申报审批情况来看,3月延期评审的情况较多,新食品原料有24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有11例、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有9例。这一方面反映出监管部门对“三新食品”审批的严谨态度,确保产品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在申报前要做好充分的研究和准备工作,提高申报质量。严格的审批流程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和时间成本,但从长远看,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促使食品行业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迈进。基于在“三新食品”申报的丰富成功经验,中食安信建议:对于已获批的三新食品,其他企业在申报相同产品时,其质量规格宜与批准公告保持一致;对于正在征求意见的三新食品,其他企业若申报相同产品,建议待批准公告发布后,再递交申报资料,以缩短申报周期,降低申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