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洋品牌曲线入侵国产乳企备战有道

  • 日期:2015-05-16
  • 来源:
  • 阅读:353412
  • 手机看

我国是全球奶类生产、加工和消费大国,但人均奶类消费水平较低,约为亚洲平均水平的1/2、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进口奶粉一直占据我国消费市场主流,且价格居高不下。

有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口原装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欧盟产品整体占比71.8%。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表示,由于国内乳企牢牢控制着渠道,外国乳企要想在国内市场落地,难度很大。基于这种原因,更多的外国乳企选择了与本土乳企合作的方式,曲线入场。

  欧盟取消牛奶配额制

洋品牌觊觎中国市场

欧洲牛奶生产配额制度公布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在欧盟国家执行了30余年,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各国乳制品产业,避免过度竞争。

但欧盟委员会农业政策新闻发言人丹尼尔·罗萨里奥认为,如今取消牛奶配额是为了使欧盟国家的牛奶生产者更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欧盟共5400家乳品加工企业,解决了30万人的就业,他们理应获得从全球消费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充分获益的机会”。罗萨里奥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对奶制品的进口将会以每年平均2%的速度增加,欧盟将会有能力应对这一额外需求。

荷兰乳业协会发言人称,欧盟配额限制给了美国、新西兰抢占全球市场的机会优势,限制取消将为欧洲带来巨大机会。

中国奶业协会原常务理事、广东省奶协顾问王丁棉认为,受2014年乌克兰危机影响,中国市场将成为欧盟奶业的下一个出路。“前年中国进口的液态奶有18.5万吨,2014年增加至29.5万吨。”他预测2015年中国消费进口奶量将突破40万吨。

过去5年中,欧盟乳制品出口仍然快速增长,出口量提高了45%,出口额增长了95%。“欧洲乳品生产配额放开带给中国的直接挑战有三点:一是产品及原奶价格优势明显,欧洲那些相对便宜的大品牌奶粉将更具竞争力;二是品牌优势明显,特别是当前部分中国消费者迷信海外乳品,而欧洲又是现代乳业的发源地,从牛奶、奶酪到配方奶粉,上百年的企业和品牌比比皆是;三是欧洲在乳品加工工艺、新品研发等领域具备较强的实力,产业格局非常成熟,上下游紧密衔接,抵抗风险能力很强。”某高级乳业分析师说,欧洲乳品如果来袭,或将冲击国内乳业传统的价格体系,侵蚀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目前进口常温奶价格成本低于国内常温奶,形成了价格倒挂。”乳业专家王子恒预测,如今欧洲牛奶生产配额制度正式取消,国内市场可能涌入大批欧洲进口常温奶产品和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

日前,美赞臣首席执行官KasperJakobsen在2015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美赞臣于4月就已开始直接从荷兰向中国运送成品奶粉。“美赞臣荷兰工厂的产能在未来数个季度将会增加,这将对美赞臣2015年下半年在中国的增长带来更大支持。”并且,美赞臣将通过电商、一些长期合作的零售门店和经过挑选的母婴店等通路进行分销。

无独有偶,德国最大的乳制品制造商DMK乳业公司新闻发言人科尔德斯表示,DMK在上海开设了办事处,主要任务是为在中国市场立足进行前期准备。

国产品牌不输品质

乳企推出低价产品

洋品牌之所以能横行国内乳制品市场,归结于国内民众的疯狂追捧。4月13日,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表示,直到现在,人们还没有完全走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阴影。 

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情况的通报》显示,对进口样品抽检200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4批次,全部来自欧洲国家。其中,原产西班牙的宝露芬牌乳粉和原产奥地利的Hole牌乳粉,其维生素A的检测结果都不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的范围内,存在一般风险。

据乳制品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报告统计,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不合格进口乳制品名单中,共有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430批次的乳制品被检测不合格,其中新西兰以60批次位居榜首。

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认为,在奶源质量、生产工艺和产品研发上,目前国产品牌完全可以比肩甚至超过欧盟标准。

宋亮补充说,部分国内乳企生产工艺技术其实已经领先国际水平:“近年来,国内乳企在自控自建奶源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花了不少钱,特别是大企业的产品质量并不输于洋品牌;政府也落实了多项乳业发展的措施及政策,但民众知之甚少,政府及相关机构都应该加大宣传普及力度”。

面对来势汹汹的欧盟及美国乳品,国内乳企也在悄悄备战,应对策略之一就是直指国产品牌的短板——价格。王丁棉认为,由于国内乳制品市场拉动不明显,很多大企业原料库存积压,部分企业产品销售情况也不够理想,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在海外寻找低价奶源。

 据统计,截至2014年末,蒙牛、伊利股份和光明乳业的存货余额分别约为43.42亿、50.08亿和20.3亿元,相较于2013年底的25.77亿、36.83亿和15.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8.49%、35.99%和35.31%。

君乐宝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刘森淼表示,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为例,目前价格战已悄然开始。欧盟牛奶配额制度放开,价格还有30%—40%的下降空间,所以未来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价格将维持在每罐120—130元之间,整个国内乳制品价格都将呈逐步下降态势。 

竞争的加剧也让国内的乳制品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发力点。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国内巴氏奶市场被充分挖掘,乳企不仅可以消化掉更多的原料奶,也能在洋品牌的冲击下有立锥之地。 

“全球75%—80%的国家仍以巴氏奶为主,目前28个欧盟成员国家中,只有11个国家以生产常温奶为主,其余17个国家基本都是以巴氏奶生产、消费为主。”王丁棉说,最近几年,全球有20多个国家开始涉足常温奶,但更多的是针对中国市场而开设的。

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