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喝不起现磨喝速溶!雀巢带动下的中国咖啡市场,能否迎来变革?

  • 日期:2019-01-20
  • 来源:聚富财经
  • 阅读:352832
  • 手机看

当下中国,咖啡逐渐有了与茶分庭抗礼的趋势。

作为饮品界的霸主之一,咖啡市场被速溶咖啡和现磨咖啡所瓜分。在国内,咖啡从无人问津到被人接受,都受惠于速溶咖啡的推广。喝一杯现磨咖啡所耗的功夫远不如泡一杯速溶咖啡来的方便,速溶咖啡在冲饮便利的同时,也用其亲民的价格搏得了人们的喜爱。

目前,速溶咖啡在国内的市场主要被瑞士雀巢集团雀巢咖啡、越南中原咖啡公司G7咖啡、中国本土的云南小粒咖啡中的后谷咖啡与云潞咖啡这几个品牌占据。

数据显示,我国咖啡消费的市场规模在700亿元人民币左右,咖啡消费年增长率在15%左右。从速溶与现磨咖啡的消费占比来看,国内速溶咖啡占总消费量的84%,现磨咖啡占16%。在民众对生活品味越发追求的时代,现磨咖啡正符合我国消费升级的趋势,其市场份额也将逐步提升。

并且,近年来兴起的线上消费,也进一步扩展了咖啡的销售市场。咖啡的线上消费者群体在两年内增长了近70%。而在线下,实体咖啡店的规模也不断加大。截至2017年年末,我国线下咖啡店已达到86000家,市场规模达到235亿元。

相比茶叶略显狭窄的消费途径(商店零售、茶楼、茶叶店、线上销售),咖啡有着更为广大的销售途径。除了我们上面已经说到的几种,咖啡还有传统连锁(美国星巴克、本土上岛咖啡、个人咖啡馆)、便利店咖啡、书店咖啡、创业咖啡馆、咖啡豆零售+教授磨煮技巧等多样化的线下销售模式,让咖啡渗透式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当我们谈论咖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说咖啡冲击茶类市场,我们就要了解这两者的共性和区别。共性在于两者都能提神,都能满足人们对品味的需求,并都区别于能量饮料。区别,则在于茶被归为“复古”,而咖啡代表了“新潮”。

咖啡线上消费市场也在不断的扩大,而年轻人初次接触咖啡的时候,多数会以速溶咖啡作为开启其自身“咖啡生涯”的第一选择。咖啡豆无法满足他们对便利的需求,初次接触的人群也无法用咖啡豆冲出一杯令自己满意的咖啡。现磨咖啡对磨豆粗细,蒸馏、冲泡、冲泡速度的要求很大,而速溶咖啡则为人们省去了这些“繁琐”的步骤,补足了人们对咖啡从“喜欢上”到“追求品味”这一阶梯式的过程。

在2017年淘宝和天猫的咖啡消费市场中,18岁至29岁的消费人群占比已超过老用户,大多数新客户对速溶咖啡并没有明确的购买目标。咖啡、雀巢咖啡、G7咖啡、咖啡豆、星巴克咖啡豆、蓝山咖啡豆是新用户搜索最多的词。通过这项数据,我们能认识到虽然年轻人在追赶咖啡这个“新潮”,但对于咖啡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大家对咖啡的印象被雀巢和星巴克这种大厂占据,即使想往咖啡豆“进阶”,也仅限于星巴克的“任君挑选”,或网上根本买不到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蓝山咖啡。且没有相关的专业培训,即使买了咖啡豆,也不能享受到真正“醇香”的咖啡!

速溶咖啡的未来前景。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速溶咖啡在国内咖啡市场占比已呈压倒性。但咖啡在国内未来的发展趋势,则会渐渐向着速溶与现磨的均分化靠近。新客要求便宜好喝,老客偏好精品独到,由速溶咖啡升级至现磨咖啡是一个必然趋势,但一直选择速溶也未尝不可。最终,咖啡行业的发展仍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从需求、品味、生活和经济状况等各个角度,包括2018冷萃咖啡的兴起,都伴随着人们的消费选择。需求-生产-消费,也保障了速溶-速溶、速溶-现磨这两种消费的发展。

咖啡融入人们的生活的速率,从城市街边渐渐竖起的“遮阳伞”就可见一斑。而速溶咖啡作为迈向现磨的阶梯,在现磨咖啡市场占比必然加大的趋势下,也依旧有其稳固的市场。速溶和现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独立,但又将一同推动国内咖啡消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