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食安信”微信平台发布的食安快讯内容,本文将最近一周发生的食品安全信息热点事件进行汇总以飨读者。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于7批次不合格食品情况的通告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抽检粮食及粮食制品、豆及豆制品、蜂产品、酒类等8类食品共512批次样品。合格样品505批次,不合格样品7批次。其中,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61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1.64%;蜂产品52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占7.69%;酒类96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1.04%;薯类及膨化食品42批次,1批次不合格,占2.38%;粮食及粮食制品112批次、乳制品73批次、豆及豆制品56批次、糖果及可可制品20批次,全部合格。
关于对《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征集意见的通知
为规范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保障进口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起草了《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细则》。
国家质检总局8月共检出331批次不合格进口食品化妆品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最新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今年8月共有331批产品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被发现不合格。重金属超标等原因是进口食品不合格的主因,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较突出。
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指南/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指南
农业部制定了《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指南》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指南》,经第一届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食药总局王红:要让消费者了解客观真实的食品安全状况
“企业不怕政府罚款,但怕曝光,怕消费者用脚投票。”在发布了2015 年上半年抽检结果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监三司司长王红近日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在她看来,抽检不单单是为了检测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由此建立大数据库,全面掌握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同时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企业实施监督管理,指导行业健康发展。
关于实施《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解答
日前,上海市食药监发布了关于实施《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解答,据介绍,实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饮食安全,此部办法也是国内首部规范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的省级政府规章。
位元堂燕窝产品被指违规进口 放行原因成谜
在多位消费维权人士连续举报下,9月18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表示撤销了相关产品的卫生证书,通知被举报人不得继续销售被举报产品,要求其召回已销售产品。
饼干类食品仿造成风 虚标成分成潜规则
在山东沂水,饼干类中小食品厂虚标产品成分、仿造畅销产品已成为业界潜规则。中国青年网调查发现,这里生产的所谓“猴头菇”饼干、“蓝枸”饼干很多都不含猴菇粉、蓝莓粉、枸杞粉等,只是用香精调出来的味道。同时一些工厂生产车间不规范,易导致大肠杆菌超标,个别车间里甚至苍蝇飞舞。
“食品打假专家”董金狮涉敲诈勒案开庭 涉案730万
自称“食品安全与环保卫士”、“中国环保第一人”的董金狮涉嫌敲诈勒索罪一案10月12日在江苏常州市钟楼区法院开庭审理。案件起诉书显示,董金狮等五名被告迫使相关企业交纳“咨询服务费”和“保证金”超过650万元,“其行为均触犯了刑法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敲诈勒索罪追究上述五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万能“神药”牛樟芝保健品涉嫌违规销售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并未批准牛樟芝为保健食品或者药品的原料进入中国,目前其任何宣称有治疗、保健功能在国内销售的,都属于违法行为。
文章来源:www.antion.net
文章来源: antion
文章来源:中食安信
文章来源:www.antion.net
文章来源: a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