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每周热点食品资讯汇总(4月6日-4月12日)

  • 日期:2015-04-12
  • 来源:
  • 阅读:353858
  • 手机看
根据“中食安信”微信平台发布的食安快讯内容,本文将最近一周发生的食品安全信息热点事件进行汇总以飨读者。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全国人大将审议食品安全法及广告法等修订草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委员长会议1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4月20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委员长会议建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继续审议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广告法修订草案、国家安全法草案、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草案;审议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证券法修订草案的议案,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种子法修订草案的议案,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药品管理法等26部法律的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授权在部分地区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现制现售生鲜乳饮品监管的通知
      为强化对现制现售生鲜乳饮品的监管,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日在官网发布通知,要求现制现售生鲜乳饮品的经营者要严格对采购的生鲜乳等原料进行进货查验,防止不合格生鲜乳等原料进入加工过程;将现制现售生鲜乳饮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等理化指标和致病菌等微生物指标及非法添加作为重点,加大抽检力度,及时依法公布有关信息。对抽检中发现的掺杂使假、违规加工制作等情形,应及时查处,确保产品安全。同时,现制现售生鲜乳饮品的经营者要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质检总局:2014年中国进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
       据WTO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进口食品农产品贸易总额排名世界第一,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进口市场。据国家质检总局数据统计,2014年,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验检疫进口食品104.2万批(货物批)、3514.1万吨、482.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9%、7.3%和3.3%。2005-2014年的10年间,进口食品贸易额增长4.3倍,年均增长率达17.6%。近年来,我国进口食品来源地更加国际化。2014年,我国从192个国家或地区进口食品,其中进口食品贸易额列前10位的分别为:欧盟、东盟、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俄罗斯、阿根廷和韩国,共397.8亿美元,占我国进口食品贸易总额的82.5%
 
韩国修订致敏源标识对象食品范围
     4月8日韩国KFDA发布告示称,扩大了致敏源标识对象食品范围并修改了致敏源标识方法。按照以往规定,卵类、牛奶、荞麦、花生、大豆、小麦、鲭鱼、蟹、虾、猪肉、桃子、西红柿、亚硫酸盐这13种食品要求标识致敏源,本次修改增加了核桃、鸡肉、牛肉、鱿鱼、牡蛎、鲍鱼、海虹等贝类。上述食品作为食品原料使用时,不管使用量多少都要求标记原材料名。
 
食品销售增速连续四年放缓 市场面临深度调整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昨天联合发布《全国大型零售企业食品饮料市场2014年度监测报告》指出,2014年食品零售额增速继续下滑,大型零售企业粮油、食品零售额增速降至10%以下。在食品销售增速连续四年放缓的背景下,食品市场面临深度调整。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粮油、食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3%,创200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福建2000多吨病死猪肉流向餐桌 工人自己不敢吃
      福建高级法院近日公布多起保护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犯罪分子林深、赖建华等人在龙岩大量收购病猪、死猪,并雇人进行加工后销售,金额达1243万余元;犯罪分子张志强等人在龙岩漳平市租用正规屠宰厂场地,收购、私自屠宰并销售病死猪肉,金额达4300余万元。两起案件销售的病死猪肉达到2000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