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份国际食品安全动态汇总,由中食安信汇总质检总局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欧盟
欧盟修订杀草敏等农兽药的最大残留限量
据欧盟网站消息,6月1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16/1016、(EU)2016/1015号通报,修订12种农兽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具体农兽药如下:1-萘乙酰胺,萘乙酸,杀草敏,精吡氟禾草灵,麦穗宁,缩节胺,肟草酮,乙氧呋草黄,乙螨唑,咪唑菌酮,氟嘧菌酯,呋草酮。
欧盟发布进口有机食品的进口电子认证制度要求
7月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G/TBT/N/EU/386通报,发布进口有机食品的进口电子证书最终法规草案。该法规草案对(EC)No 1235/2008和(EC)No 889/2008法规进行修订,新增对进口有机食品的电子认证制度要求。
欧盟发布新版食品分类系统
欧洲食品安全局7月1日发布消息,公布新版食品分类系统,此系统在FoodEx2基础上修订,内容包括新增271个食品专业术语,对3个已有术语进行分类细化并提供别名,取消原有3个术语,不建议使用原有9个术语等,新版本系统还参照欧盟(EC)No 396/2005号法规对茶、植物及水果汁液分类进行改进。
欧盟修订有关烈性酒定义等的法规
7月1日,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发布委员会法规(EU)2016/1067,对法规(EC)No 110/2008《有关烈性酒定义、说明、介绍、标签和地理标志保护的法规》附件III进行修订。主要内容包括:法规(EC)No 110/2008附件III被法规(EU)2016/1067的附件内容替代;该法规在欧盟官方公报公布后第3天正式生效。
欧盟修订豆类等环唑醇的最大残留限量
7月4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就修订豆类和燕麦中环唑醇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发布意见。依据欧盟委员会法规(EC)No 396/2005第6章的规定,法国收到先正达公司的申请,要求修订环唑醇在豆类和燕麦中的MRL。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豆类和燕麦中环唑醇的MRL分别0.08ppm和0.2ppm。
欧盟修订甘蓝等产品甲霜灵残留限量标准
7月5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就修订甘蓝等产品中甲霜灵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发布意见。依据欧盟委员会法规(EC)No 396/2005第6章的规定,西班牙收到Industrias Químicas del Vallés公司的申请,要求修订甲霜灵在甘蓝等产品中的MRL。甘蓝中甲霜灵的建议MRL为0.15ppm,菠菜及类似叶菜组中甲霜灵的建议MRL为1.5ppm。
欧盟发布乙氧呋草黄等农兽药残留最大限量
7月5日,欧盟发布G/SPS/N/EU/151/Add.1通报,修订乙氧呋草黄、乙螨唑、咪唑菌酮和呋草酮的最大残留限量,于2016年7月19日起生效。杏仁、腰果、栗子、榛子、夏威夷果等中乙氧呋草黄、乙螨唑、咪唑菌酮和呋草酮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0.03mg/kg、0.01mg/kg、0.01mg/kg和0.01mg/kg。
欧盟修订1-萘乙酰胺等农药残留限量
7月5日欧盟发布G/SPS/N/EU/150/Add.1通告,修订1-萘乙酰胺、萘乙酸、杀草敏、精吡氟禾草灵、麦穗宁、缩节胺和肟草酮在部分产品中的残留限量,于2016年7月19日实施。腰果、栗子、椰子、榛子等中1-萘乙酰胺、萘乙酸、杀草敏、精吡氟禾草灵、麦穗宁、缩节胺和肟草酮的残留限量分别为0.06mg/kg、0.06mg/kg、0.1mg/kg、0.01mg/kg、0.01mg/kg、0.05mg/kg和0.01mg/kg。
欧盟发布新型杀菌剂审查结果
7月5日,欧盟发布新型杀菌剂oxathiapiprolin的风险评估及最大残留限量审查结果,该结果是欧盟成员国爱尔兰依据EC1107/2009指令要求提交的,并于6月23日获得许可。土豆、西红柿、茄子、可食葫芦皮、生菜中新型杀菌剂oxathiapiprolin的MRL值分别为0.01mg/kg、0.2mg/kg、0.2mg/kg、0.1mg/kg和0.3mg/kg。
欧盟修订叶菜类作物中苯酰菌胺最大残留限量
7月5日,欧洲食品安全局就修订叶菜类作物中苯酰菌胺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发布意见。莴苣和其他植物沙拉、菠菜和类似的叶子、草药和可食用花中苯酰菌胺的建议MRL为30ppm。
欧盟修订双苯三唑醇等农残最大残留限量
7月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G/SPS/N/EU/168通报,拟修订法规(EC)396/2005号附件II和V中部分食品的双苯三唑醇、吡螨胺和矮壮素等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荞麦、小米、黄米、燕麦、大米等双苯三唑醇、杏仁等树生干坚果中吡螨胺和矮壮素的拟修残留量均为0.01mg/kg。
欧盟建议成员国对食品中镍进行监控
2016年7月8日消息,欧盟发布(EU)2016/1111号委员会建议,建议成员国在2016、2017、2018年开展食品中镍的监控。欧盟委员会建议如下:各成员国联合食品商以及其他有关机构,在2016、2017、2018年开展食品中镍的监控。重点监控麦片、谷物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婴幼儿加工谷物食物、婴儿食品、婴幼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食品补充剂、乳及乳制品等。采样过程应按照(EC)No 333/2007(2)条款进行,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欧盟批准UV处理的牛奶和反式白藜芦醇作为新食品
7月19日,欧盟通过欧委会决议EU 2016/1189,同意修订EC 258/97指令,将UV处理的牛奶和反式白藜芦醇作为新食品(原料)投放市场。具体要求为:(1)对新食品UV处理的牛奶给出了详细的定义,并设定了维生素D3在UV处理的牛奶中的最高限量为0.5–3.2μg/100g(全乳)、0.1–1.5μg/100g(半脱脂乳);标签中应标明“UV处理”和营养成分中需标明“因UV处理产生的维生素D”含量。(2)新食品原料反式白藜芦醇,作为膳食补充剂(片剂)提供给成年人服用,每天最大服用量不超过150mg;标签中应标明“反式白藜芦醇”字样,并具有“在医生监督下服用”描述字样。同时对反式白藜芦醇片剂的纯度、铅汞等限量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
欧盟修订鱼露中组胺标准
7月20日,欧盟发布对2013年10月23日 EU 1019/2013指令的更正通报,修订EC2073/2005指令中关于水产品组胺标准附录1中1.27a条,具体如下:水产品发酵生产的鱼露中组胺的限量为400mg/kg,分析方法为HPLC。
欧盟修订熟去皮或去壳甲壳类和贝类微生物标准
7月20日,欧盟发布EC1441/2007指令的更正通报,对EC2073/2005食品中微生物标准进行修订,修改附录1第2.4.1条关于熟去皮或去壳甲壳类和贝类微生物标准的规定,具体如下表:
食品种类 | 微生物 | 取样计划 | 限量 | 分析方法 | 标准适用阶段 | 目的 | ||
n | c | m | M | |||||
2.4.1.熟去皮或去壳甲壳类和贝类 | 大肠杆菌 | 5 | 2 | 1 MPN/g | 10 MPN/g | ISO TS 16649-3 | 终产品 | 提高产品卫生程度 |
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 | 5 | 2 | 100 cfu/g | 1 000 cfu/g | EN/ISO 6888-1 or 2 | 终产品 | 提高产品卫生程度 |
欧盟批准转基因大豆用于食物或动物饲料
北京时间22日晚路透社称,欧盟委员会宣布,已批准进口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发的Roundup Ready 2 Xtend转基因大豆,同时还宣布批准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Bayer CropScience)的1款转基因大豆产品。在获得欧盟批准后,这2款转基因大豆将被允许在食物或动物饲料中使用,但不得用于种植。欧盟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这些转基因作物所生产的任何产品都将受制于欧盟严格的标签和可追溯性规定。”
美国
美国修订罐装蔬菜等级标准
6月22日,美国发布G/TBT/N/USA/1152通报,美国农业部(USDA)农产品销售局(AMS)提出修订1998年8月3日之前颁布的18项美国罐装蔬菜等级标准。AMS提出以1个术语代替2个术语等级系统(双命名法)描述本公告确定的每种等级标准的质量水平,使用的字母等级术语得到保留,描述术语被淘汰。
美国修订白酒等简化进口程序
6月23日,美国发布G/TBT/N/USA/1156号通报,修订白酒、葡萄酒、啤酒、麦芽饮料、烟草制品、加工烟草、卷烟纸和烟斗简化进口程序及促进国际贸易数据系统的使用。修订提案旨在澄清和简化进口程序,支持实施国际贸易数据系统和提交电子进口信息与电子进口文档至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修订提案包括进口商在提交项目或项目摘要电子数据时可选择提交进口电子数据至CBP,作为目前TTB要求进口商在进口后向CBP提交纸质文件的替代选择。意见反馈截止日期:2016年8月22日。
美国第一个转基因标签法正式实施
美国佛蒙特州《转基因标签法》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规是美国境内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相关法规。根据该法规规定,绝大部分在佛蒙特州销售的食品若含有转基因成分,都必须在标签上注明。所有产品包括加工及预包装食品须在包装上注明“(可能)使用基因工程生产”,奶酪及使用转基因谷物喂养的肉类产品不受此标签法限制。自7月1日起,食品企业有6个月的缓冲期以使其产品标签符合该项法规要求。
美国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
7月1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公告称,美国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各有1家活禽市场发生H5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针对美国发生的疫情,日本农林水产省决定即日起,禁止从纽约州和宾夕法尼亚州进口活禽,禁止从2处疫点周边半径10千米范围内进口禽肉。
美国法典委员会修订鱼及鱼制品的食品安全标准
7月11日,美国法典委员会在农业部网站公布其于6月27日-7月1日举行的CAC第39届会议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包括:通过了7份关于鱼类和鱼制品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非伤寒沙门氏菌和食源性寄生虫的控制准则、分析和抽样办法以及营养标签和食品添加剂的通用标准的补充修订。
美国会通过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法案
新华社华盛顿7月14日电,美国国会14日通过一项旨在强制标识转基因食品的法案,这意味着将来美国消费者能知道他们的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该法案规定生产商可以选择用多种形式来标注食品的转基因成分,包括文字和符号,也可以使用QR码标签,让消费者扫描访问相关网站获得转基因食品的更多信息。该法案将取代美国佛蒙特州此前通过的一项法案,成为全美通用的转基因标识法案。
美国修订蔬菜中嘧菌环胺的最大残留限量
7月21日,美国EPA发布一则最终条例,制定了嘧菌环胺在块茎和球茎蔬菜(亚组1C)中的残留限量为0.01ppm。本条例于发布之日起生效,反对或有听证要求按40 CFR§178的说明在2016年9月19日前提交。
加拿大
加拿大撤销允许使用矿物油等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规定
加拿大6月29日发表G/SPS/N/CAN/597/Add.4通报,旨在撤销其允许在食品中添加矿物油,石蜡,凡士林的条款,原因为加拿大卫生部食品局近日撤销了有关于食品添加剂名单的B.01.047部分,因此所有引用B.01.047部分的条文的相关规定都予以撤销。
加拿大从食品添加剂中删除环氧氯丙烷等
6月29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公告,将环氧氯丙烷从“允许在改性淀粉中使用的试剂列表”中删除,将2-硝基丙烷从“允许的载体和提取试剂列表”中删除。加拿大联邦政府已经完成了对这2种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由于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对这2种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提供足够的支持,因此加拿大卫生部做出以上决定,该决定从2016年6月29日生效。
加拿大修订食品添加剂列表 删除环氧乙烷
据加拿大公报6月29日消息,根据加拿大卫生部建议修订《食品药品条例》(食品添加剂),加拿大卫生部从其他食品添加剂列表VIII中删除环氧乙烷,因该物质已在《有害生物控制产品法》中规定。本法规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加拿大建议固体切肉将不允许添加转谷氨酰胺酶
7月5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NOP/AVP-0020通告,建议固体切肉将不允许添加转谷氨酰胺酶。此项通告源于加拿大卫生部收到疑似使用转谷氨酰胺酶来将小块肉制作成肉产品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报告,且进行了食品安全性评估。
加拿大确定部分食品中灭草烟等的最大残留限量
7月8日,加拿大发通报,确定灭草烟、嘧菌酯、咯菌腈、嘧菌环胺、阿维菌素在部分商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其中马、牛、绵羊、山羊的肾脏中灭草烟的最大残留限量均为0.3ppm。
加拿大批准苹果酸氢钠作为被膜剂用于部分食品
2016年7月7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公告,批准苹果酸氢钠作为被膜剂用于口香糖、饮料混合干粉的非标准化调味料(允许添加量1.5%),以及非标准化的糖果和明胶甜点粉中(允许添加量0.5%)。
加拿大批准一种过氧化物酶用于乳清产品
加拿大卫生部7月13日公布其将从黑曲霉MOX-54中提取过氧化物酶正式批准为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作漂色和pH稳定剂,经过氧化氢处理后用作干制乳清产品工艺中。这种液体过氧化物酶经过了加拿大卫生部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估,在良好操作规范(GMP)下的安全用量为100ppm。生效日期为7月13日。
澳新
澳新修订澳新食品法典中关于原产地的内容
6月29日,澳新食品局发布公告,批准关于移除原产地标签要求的提案。澳大利亚政府已经采用了一种新的原产地标签(COOL)法律框架,在这个法律框架中,《澳新食品标准法典》中关于原产地标签的要求包含在了《澳大利亚消费者法》(ACL)中。为了减少重复,澳新食品局批准删除了《澳新食品标准法典》中1.2.11的内容以及相关引用。该修订会在ACL实施24个月后实行。
澳大利亚更新进口热加工肉罐头食品文件要求
6月29日澳大利亚农业水利资源部第60号公告,进口肉类罐头食品文件要求已更新。2016年生物安全法确定名单中肉类罐头食品可以免除许可证,即进口相关产品不再需要进口许可证。但在免除许可证情况下,进口产品生物危害仍然要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澳大利亚发布有关食品中羽扇豆致敏原标签标识要求
7月1日,澳大利亚发布G/TBT/N/AUS/101通报,发布有关食品中羽扇豆致敏原标签标识要求。FSANZ已准备强制要求的羽扇豆及其制品标识致敏原监管措施草案。该通报要求将在2016年12月中旬的政府宪刊登,政府将视具体情况考虑于2017年2月正式实施该要求。
澳大利亚发生蜜蜂瓦螨病
7月1日,澳大利亚农业与水资源部向OIE紧急报告,6月27日,昆士兰州(QUEENSLAND)发生1起蜜蜂瓦螨病。疫情属亚临床感染,有1箱蜜蜂染病,已被销毁。诊断性质为实验室检验。感染来源尚不清楚。这是昆士兰州首次发生蜜蜂瓦螨病(澳大利亚其他地区史上曾发生过该病)。
新西兰修订部分食品中农残限量
7月14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发布G/SPS/N/NZL/537通报,修订部分食品中农残限量。新增以下产品中部分农残限量:大葱中的阿维菌素和噻虫嗪、牛奶的头孢匹林(0.06mg/kg)、食用内脏(哺乳动物)的环唑醇(0.5 mg/kg)、大白菜的茚虫威等。
新西兰发布有关食品中羽扇豆致敏原标签标识要求
7月14日,新西兰发布G/TBT/N/NZL/75通报,发布有关食品中羽扇豆致敏原标签标识要求,该草案为最终草案。要求涉及产品包括:含任何形式的羽扇豆及其提取物的预包装和散装食品;使用羽扇豆作为配料或作为加工助剂;来源于或包括羽扇豆作为配料的食品添加剂;使用羽扇豆作为复合配料成分的。
澳大利亚修订麦草氟甲酯等农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7月26日,澳大利亚农药和兽药管理局发布APVMA15号公告,公布了《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内的已修订内容条款,内容如下:甜菜叶、甜菜(莙薘菜)、菠菜中杀草敏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mg/kg,叶菜类蔬菜中双炔酰菌胺的最大残留限量为30 mg/kg。
韩国
韩国发布《食品法典》部分修改告示
6月30日,韩国食品和药品安全部(MFDS)发布了第2016-64号告示,对《食品法典》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其主要修改内容如下:1.术语及文句修改。2.保存及流通标准修改。3.修改餐饮业(包括集体食堂)烹饪食品大肠菌的标准。4.修改及新设一般试验法。5.新增及修改相关农药、兽药的残留限量标准。
韩国发布《健康功能食品的标示标准》部分修改告示
7月1日,韩国食品和药品安全部(MFDS)发布了第2016-62号告示,对《健康功能食品的标示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主要修改内容如下:1.扩大“健康功能食品”标记字体大小,标示字体最小为10磅以上;2.删除功能性等级的标记;3.改善原料提取物的标记方法;4.扩大人参名称和人参图案标记对象范围;5.明确制造设施范围。
韩国奸商售假菜花蜜
澳门日报7月6日讯,韩媒称,韩国济州岛有商家以高价向外国游客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当地特产油菜花蜜。该市计划对销售相关产品的企业给予停止营业等行政处分,但部分企业仍在销售相关产品,因此,夏季到韩国济州岛等地旅游的中国游客需要警惕。
韩国将强化流通履历管理、放宽原产地标识制度
7月7日,据韩媒报道,韩国关税厅发表了“2016年下半年海关行政管理变化”,自2016年8月开始,人参、红参、大麦、红小豆4个品种纳入流通管理制度,需提供准确的原产地信息以便国民信任并购买。流通履历管理制度是为确保进口物品通关后,向海关申报流通交易明细的义务性制度,随着新种类的指定,现已扩大至31个种类。另外,原产地标识制度也将进行合理调整以减轻企业负担。
韩国发布《畜产品允许进口国家(地区)及进口卫生条件》全部修订告示
7月8日,韩国食品和药品安全部(MFDS)发布了第2016-66号告示,对《畜产品允许进口国家(地区)及进口卫生条件》进行了修改,其主要内容如下:修改出口国的通用要求的进口卫生条件;明确规定出口畜产品出口卫生证明必须记载事项;明确规定了出口国的责任事项;明确规定了对于出口畜产品发生不合格事项时可采取的措施。
日本
日本将制定膳食食品的规格
6月29日,日本农林水产省举行关于日本农林规格(JAS)的恳谈会,决定制定膳食食品的JAS规格。为咀嚼困难的高龄人群专门设计的食品,根据咀嚼难易度及食品的硬度分4个等级,便于高龄人群选择。预计8月,农水省将公布膳食食品的JAS规格,2017年可在店铺看到附有JAS标志的商品。
日本修订对进口牛肉检验检疫措施
7月5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监发0730第0730003号通知,为确保进口牛肉安全,修订对进口牛肉检验检疫措施。主要内容包括:牛海绵状脑病(BSE)发生国进口的牛肉检验检疫措施,应按照2001年2月15日发布的食监发第18号、2003年12月26日发布的食安监发第1226001号通知规定办理;为防止BSE风险低的国家的进口牛肉存在BSE感染风险,除牛头部,进口商应指导出口商做好防护措施确保牛肉产品安全等。
日本解除对我国产油菜花中盖草能的强化监控检查
7月8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生食输发0708第1号通知,根据近期检查结果,解除对我国产油菜花中盖草能项目的强化监控检查。
日本解除对我国产松茸中毒死蜱等的强化监控检查
7月21日,日本发布生食输发0721第1号通知:解除对我国产松茸中毒死蜱的强化监控检查,同时也解除了对我国产养殖虾中呋喃唑酮的强化监控检查。
日本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食品安全规格以扩大出口
共同社7月27日电,由日本食品相关企业设立的民间团体26日宣布,已与农林水产省合作制定了符合国际标准的“食品安全管理规格”。今后在与海外企业的交易中将采用新规格,以扩大日本食品出口。此外还将根据新规格制定大酱、副食等产品的管理方针。日本推出该标准的目的在于防止食品制造过程中混入异物及伪造现象。
台湾
台湾地区制定八角茴香等中药材产品的漂白剂限量
6月29日,台湾地区“卫福部食药署”发布FDA食字第10599903151号通告,有关台北市进出口商会同工会建议八角茴香、黄精、肉豆蔻与草豆蔻等4种中药材产品的漂白剂限量标准,台湾地区“卫福部食药署”表示须依据脱水蔬菜及、脱水水果的规定,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为0.50g/kg。
台湾地区拟修订《有机农粮产业促进条例》
6月30日,台湾地区发布院总第956号委员提案第19346号,拟修订“有机农粮产业促进条例”。草案条例共有19条,其要点如下:1.本条例之立法目的。2.本条例适用范围。3.本条例推动目标方向。4.本条例相关用词定义。5.本条例主管机关。6.主管机关职掌事项。7.有机农粮作物专区设置。8.有机农粮作物耕地优惠措施。9.对地生态补贴与维持。10.有机农业研究中心设置等。
台湾地区预制定食品中污染物质及毒素卫生标准
7月4日,台湾地区“卫福部”发布部授食字第1051301274号公告,预告制定“食品中污染物质及毒素卫生标准草案”,自公告刊登次日起60天内接受征询意见。主要内容是:1.本标准法源依据;2.本标准名词定义及适用范围;3.食品中重金属限量的规定;4.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的规定;5.食品中其他污染物质及毒素限量的规定;6.本标准的施行日期。
台湾地区预制定“包装酱油的品名及标示规定”
7月19日,台湾地区发布部授食字第1051301017号公告,预告制定“包装酱油的品名及标示规定”草案,预定2017年7月1日生效,以产品制造日期为准,于公告发布日次日起60天内接受征求意见。草案共计三点:一是法源依据;二是适用范围为以植物性蛋白质为原料,添加食盐、糖类、酒精、调味料或防腐剂等制成的产品;三是酱油品名的标示规定。规定品名为“酿造酱油”、“速成酱油”、“水解酱油”、“混合酱油”或“调合酱油”的命名规定。
其他
俄罗斯立法全面禁止转基因生物
新浪美股28日讯,俄罗斯议会上院联邦委员会批准了1项法案,除了科学研究用途外,禁止在俄罗斯境内种植转基因植物和饲养转基因动物。法案还规定,鉴于转基因产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禁止进口转基因商品。那些生产转基因产品的国家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都被要求按照新的法案进行登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