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权威】新食品原料甜叶菊多酚公开征求意见

  • 日期:2024-06-15
  • 来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阅读:613
  • 手机看

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的规定,新食品原料甜叶菊多酚已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审查,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4年7月14日前将意见反馈至我中心,逾期将不予处理。

附件为新食品原料甜叶菊多酚征求意见内容及相关解读材料,请自行下载阅读。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xspyl@cfsa.net.cn,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新食品原料意见反馈”。

附件 1

新食品原料甜叶菊多酚拟公告文本

一、甜叶菊多酚

企业微信截图_17183537572737.png

附录

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企业微信截图_17183539032076.png

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理化指标

image.png

3.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微生物指标

image.png

附件 2 

新食品原料甜叶菊多酚解读资料

一、甜叶菊多酚

甜叶菊多酚是以菊科甜菊属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Bertoni)的叶为原料,经乙醇提取、过滤、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甜叶菊原产于南美洲,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引入我国,目前在我国河北、甘肃和山东等地区种植。目前甜叶菊叶在日本和韩国作为普通食品原料,在美国作为膳食补充剂,欧盟批准其可用于泡饮,在我国作为普通食品管理。本产品推荐食用量为≤500 毫克/天(以总多酚计),含量为40.0-100.0g/100 g 的按照实际含量折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专家对甜叶菊多酚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新食品原料生产和使用应当符合公告内容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鉴于甜叶菊多酚在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上述人群不宜食用,标签及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和食用限量。该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标按照公告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