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探秘“红牛品牌”起源,揭秘红牛中国之路

  • 日期:2017-10-05
  • 来源:财经三分钟
  • 阅读:353212
  • 手机看

近日,红牛品牌之争可谓是食品饮料行业里又一个重头戏. 中国红牛因其业务关联方之间的诉讼纠纷,尤其是许氏家族和其合作伙伴泰籍华人严彬先生之间的诉讼备受外界关注, 各种猜测不绝于耳。8月18日,TCP集团成员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天丝医药)及许氏家族率先对外正式宣布,已向其泰籍华人合作伙伴严彬先生及其拥有或控制的数家公司提起法律诉讼.提告内容涉及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以及与未经许可生产、销售红牛产品相关的其他行为等。公告一出,立即引起了行业相关人士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面对许氏家族的对外公告, 华彬集团于8月21日发表回应声明对外界和媒体进行安抚。然而,在其声明中并未就天丝医药及许氏家族提告的根本问题做出正面回应,只告知公众其“已经按相关程序积极应诉”。伴随着双方陆续正式发声, 终于让外界从官方途径了解到了事件的最新进展,也可谓是让事件的原委慢慢浮出了水面。

首先,我们先带您简单回顾一下双方在声明中的观点.在许氏家族对外声明中我们了解到许氏家族及其他股东包括严彬先生在内共同成立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即合资公司)。许氏家族自合资公司成立之日起就是其控股股东,并在当时任命严彬先生担任董事长负责合资公司在华业务的运营。许氏家族方认为多年以来,在其与国际合作伙伴不断努力经营下"红牛"品牌获得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其自中国合资公司成立以来,持续为它的运营和发展提供多种支持,包括提供相应的工艺技术、产品配方及商标许可等是红牛饮料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性的因素。而严彬方面的观点亦是在着重强调其在这二十多年来对红牛品牌在中国的价值成长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我们不难看出双方在红牛中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后都做出了诸多贡献。

面对种种纷争,有一些前提性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确,例如“红牛”品牌的由来是什么,由谁,如何创建的?“红牛”品牌是怎样引入中国的?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各个利益相关方时,我们不禁想要搞清楚许氏家族、严彬及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之间是什么关系?谁又真正拥有红牛商标?

我们先来看一下红牛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或许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找到答案。

1956年

许书标先生在泰国创立了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天丝医药),在拥有自己生产的医药产品前,主要从欧洲进口医药材料和产品。

1975年

许书标先生成功研发了一种名叫Kratingdaeng(意为:红牛)的饮料,口感独特且具有提神功效。自推出后,一时间风靡大众,并迅速成为泰国最受欢迎的能量饮料之一。

1982年

天丝医药开始向新加坡出口第一款红牛饮料, 也就是现在市面上看到的著名的“金罐”红牛产品,从此其正式走上了国际的舞台,开启了其国际化进程。

1987年

天丝医药与Dietrich Mateschitz先生一起在奥地利成立合资公司——Red Bull GmbH。在欧洲推出了碳酸型的Kratingdaeng饮料,并用英文“Red Bull”为其命名。不久之后,他们又推出了国际版产品,将红牛推广至世界各地。

1993年

随着红牛在国际上取得的成功,许书标先生特意选址许氏家族的祖籍所在地,也是其父亲的出生地海南省,创建其第一家中国红牛工厂,进而将能量饮料引入中国并以中文“红牛”命名,期望能在今后为家乡发展多做贡献。

1995年

许书标先生与其他股东包括泰籍华人严彬先生在内成立了一个新的合资公司,即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许氏家族通过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开展在华业务并向合资公司提供商标许可,以及授权严彬先生负责管理合资公司当地运营,严彬先生也持有部分合资公司股份。

至2015年底合资期限届满

二十年来,合资公司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其标志性的“金罐”红牛产品,并逐渐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从此图中我们不难看出, 由许氏家族创立的天丝医药是红牛的发明者,许氏家族通过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开展在华业务并向合资公司提供商标许可。严彬先生作为合资公司前董事长,管理合资公司整体运营。

再来看下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梳理图

如上图所示,红牛的实际所有权属于许氏家族。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只是许氏家族为了在中国开展红牛业务而投资的公司。尽管目前的情况错综复杂,相关资料却清楚地表明严彬先生只是其中的股东之一,许氏家族及其附属公司才是控股股东。

据许氏家族公开资料表明,天丝医药对合资公司的红牛商标许可协议在2016年10月已经到期,且未予续期。鉴于天丝医药在中国已经依法注册拥有红牛专利和商标,以及同商标许可已经过期且未续约的实际情况,严彬方终是理亏,在法律上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