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已成为全球创新药械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主要通道,不仅是国内众多患者眼中的“希望之城”,更是全球各大药械厂商和园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的枢纽平台。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大会及博览会选择落户博鳌,意在借博鳌乐城特许政策优势,以传播科学证据、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引领科技创新为宗旨,将本届大会及博览会打造成集科学交流、成果展示、产业对接等于一体的融合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暨博览会(FHE)主席陈君石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大会的召开,旨在通过国内外科学信息的交流,推动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搭建一个政府、学术界、产业界,以及产学研交流合作的国际性的平台。同时,帮助海南特殊食品资源开发利用,落实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先行先试政策。
他强调,本次大会交流和展示内容,更加强调科学证据,所涉及的观点和内容均有利于人体健康。为此,大会特意设置了多场涵盖健康食品不同领域的专题分论坛,以求为行业发展提供最大化的交流沟通平台。同时,大会展示和交流涉及的产品中,很注重国外销售产品的特点,对国内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影响。
作为本次大会的举办地,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怀宇介绍称,海南正成为全球企业寻求中国合作的重要窗口,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点园区和功能平台。希望借助本次大会,能够更好的促进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各项合作展开,充分利用海南区位和资源优势,更好的推动海南及全国的健康事业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法规评估司司长刘金峰在致辞中表示,截至目前,卫健委已制订发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78项,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构成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同时,还建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库、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量的数据库、毒理学数据库、食源性疾病溯源和缝隙系统等,力求持续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科学支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周石平对近期保健食品相关的监管情况进行了介绍。对于行业发展,他建议,相关机构和专家学者,能进一步加强特殊食品营养功能效果方面的基础研究,特别是特医营养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进一步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加强营养健康科普宣传。在生产环节,希望相关企业能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尤其是临床效果和工艺方面加大投入,研发出更适合国内消费者的产品。他还表示,希望参与各方能用好大会平台,聚焦基础研究和创新,推动政产学研联合,共同推动特殊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大会举办地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先行区的情况,海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贾宁从相关政策、产业布局、科研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情况介绍。
开幕式期间,清华大学教授李蔚东还进行了名为“主动健康”的学术报告。他指出,主动健康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核心目标是针对健康的决定因素,进行跨界统筹治理。这一过程将伴随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创新、融合、升级,由此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消费方式,产业结构和社会文化。
在大会组织的院士报告环节,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樊胜根,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学教授谢明勇等分别围绕“食物系统”、“未来食品”、“食品工业转型”、“食药同源”等话题进行了报告。
樊胜根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农业食物系统的情况,包括农业系统的现状、挑战和今后发展的思考。在他看来,中国建设农业强国,需要依托农业特色资源,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开发农业多功能性。同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增加产业链价值。扩大农业从业者收入来源,提高农业从业者收入。
对于未来食品的核心内容,陈坚将其总结为,植物基食品,食品感知,智能制造等。实现这一内容的关键在于合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陈坚表示,合成生物学的定义,简单就是以工程化设计理念,对生物体进行有目标地设计,改造乃至重新合成。以植物基食品为例,其与替代蛋白可以变革传统食品工业制造模式,从传统种植养殖方式转变成为车间生产方式,从传统生产模式转变为工业化生产模式。
孙宝国在报告中表示,大食物观的核心是食物的多元化,多元化的食品离不开风味作为保证。他指出,食品工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生产现代化、市场国际化,要传承弘扬优秀饮食文化。对于工业化的产品,要有一定的性价比,让美味的食品更健康,让健康的食品更美味。
孙宝国强调,必须通过科学研究,科技创新,让传统食品生产实现由手工向机械化、自动化、智慧化发展,把老师傅的经验变成科学,把老师傅的手艺变成工艺,把现代化的设备变成装备。
对于从药食同源角度入手,解决慢病和应对不断增加的健康需求,谢明勇表示,要将大力发展药食同源食品产业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寻求从科研角度全面解析药食同源食品加工发生变化的关联性,解释当中的作用机制,优化药食同源食品配方设计,阐明药食同源健康食品的机理,促进药食同源产业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加快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药食同源功能评价体系。
除了主题发言环节,大会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君石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营养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加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百事公司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史岳臣,IFF副总裁、亚太区总裁李永敬,康宝莱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董事长郑群怡,帝斯曼人类营养与健康事业部大中华区副总裁杨以定等嘉宾围绕“健康食品的未来发展”主题,从各自角度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特色专题论坛 彰显大会促进交流特征
作为全球首个聚焦食品有益健康的科学证据的高端对话平台,大会搭建了涵盖4大版块共计12场专题会议,新食品原料、健康食品投融资等多场主题论坛,以及5场创新技术分论。
在新食品原料研讨会期间,基于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特殊优势,来自监管部门和产学研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达成了重要的行业共识。为促进营养保健食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来自投融资领域的多位人士聚集大会的健康食品投融资论坛,围绕我国健康食品发展与投资相关话题进行交流。
在“食品法规与标准”专题会议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樊永祥、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兵、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稽查专员张晋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处长李晓瑜等多位保健食品监管部门代表与在座的专家学者就营养保健食品的相关法规、声称、标准等话题展开了交流。
针对营养保健食品行业关注的热点内容,大会在专题会议中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准备。共设置了包括NMN+NR(烟酰胺单核苷酸+烟酰胺核糖)、HMO(母乳低聚糖)、HMF(母乳结构脂肪)、代餐食品科学、燕麦大麦与降低冠心病风险、大豆蛋白与心脏健康、植物甾醇与降低冠心病风险、肿瘤营养、罕见病(代谢障碍)、食物过敏等十余项交流主题。在参与人员上,不仅邀请了在各自领域有权威性和前瞻性的专家学者,还邀请了包括基因港、帝斯曼、康宝莱、百事、IFF、亿滋、益海嘉里、雅培、纽迪希亚、雀巢等业内知名企业参与,旨在本着促进科学交流的原则,为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对接、交流平台。
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力的驱动。本次大会在5场创新分论坛中,重点关注了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包括备受业内关注的益生菌、智造工厂、核苷酸等创新科技与创新制造内容和话题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为促进健康食品科技进步、推动健康食品产业发展。大会期间,主办方还联合参会嘉宾和有关机构,共同发布以“健康食品 让健康更主动”为主题的博鳌健康食品宣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鳌健康食品科学大会暨博览会学术委员会主席罗云波表示,健康食品概念不断深入人心,“推进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服务全民主动健康需求”将成为未来行业新发展的主基调,“健康食品让健康更主动”将成为社会共识。
该“宣言”提出,保障健康食品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必须提供食品有益健康的科学证据,重要支撑是国民树立“主动健康”观念。同时,科技赋能是健康食品产业发展的永恒动力,扩展健康食品发展的重要机遇是聚焦健康食品提供的精准营养。另外,提升健康食品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融合与共享,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共同把健康食品产业做大做强。
罗云波强调,为实现这一是愿景,与会各方愿遵循本次大会所达成的行业共识,通过行动加强和推进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
本次大会由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海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持。上海君石生命科学研究院、北京食品学会、海南远创主动健康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
另外,本届大会同期举办的博览会,还充分利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特许优势,展览面积5000平米,共吸引了包括普通食品、食品原料、功能食品、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药食两用物质及产品、运动食品等在内的150余家各类企业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