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抓亮点千万别变成蹭热点

  • 日期:2020-02-11
  • 来源:中国食品报
  • 阅读:353032
  • 手机看

新冠肺炎疫情举国关注,健康消费成为热点。健康食品行业纷纷亮出自己的产品,加上真诚的爱心,捐赠给灾区,推荐给社会,这无疑是一件企业尽责、行业出彩、社会受益的好事。但这些好事中也夹杂着污泥浊水,其中,个别企业特别是一些经销商故意异化产品的属性,趁着消费的亮点,来蹭疫情的热点,就是行业和社会应该关注和抵制现象。这其中包括以下三种现象:

  一是把基础营养说成健康干预。 如果米面粮油,肉蛋菜奶、瓜果零食等众多食品科学摄入,就会保障身体健康,要是努力牵扯,就和防疫有关,要是再拐点弯,就和治疗新冠肺炎有关 。 因此,就有不法企业在特殊时期,挖空心思地牵扯,绞尽脑汁地拐弯,把维持基础生理营养的普通食品或农产品说成是保健食品甚至是药品,宣传吃某种食品或某种农产品可以增强免疫力,甚至直接声称可以防治新冠肺炎。

  二是把健康干预说成治疗疾病。应当说,保健食品的作用是对普遍性饮食营养结构不均衡的补充,而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保健食品,更是可以帮助人体有效抵御病毒的伤害。与药品相比,保健食品仅用于调节机体机能,并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不能代替药品。偏偏有不法企业把针对正常人的增强免疫力功能保健食品说成是针对新冠肺炎病人的药品,把补血、改善心血管甚至助消化等功能的产品说成是增强免疫力的产品。

  三是把临床营养支持说成抗疫健康消费。拿国家的治疗方案和专家的营养建议断章取义,为产品镀金。其中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益生菌。国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在治疗措施当中提出,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及非细菌感染。于是有企业就以此大做文章,说吃益生菌产品可治疗新冠肺炎,甚至联“喝酸奶预防新冠肺炎”这样的谣言也借机搭车。殊不知医用肠胃微生态调节剂有名录,绝非普通的益生菌固体饮料可以替代。

  其实这三种蹭热点的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点和两个表现。共同点是异化产品的真是属性,两个表现一是把产品说跨了界,二是把产品说过了度。在疫情中,这样的宣传会误导消费,在疫情后,如此说话会毁掉企业的市场。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联合制定了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中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国家规定,假借疫情防控的名义,利用广告对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以虚假广告罪定罪处罚。

  大疫当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疫情过后,健康市场阳光灿烂。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总要求中提出要学防治、精准施策。在这个节点上,企业还是应该多做点品牌维护,少一些投机取巧,规矩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市场。 健康食品市场风光无限,看准亮点,放远阳光,好日子会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