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带起了一股“素食主义”的旋风,“植物肉”则应期而生,各大企业也加码“植物肉”领域,为了更好的了解什么是“植物肉”以及国外对其的管理方式,中食安信将日本关于植物肉的管理进行了梳理,翻译了日本消费者厅的问答,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由于完全套用我国名词尚有困难,因此,部分内容直接引用日本名词,望大家理解。
A1 代替肉不是肉。因此,除了商品名称外,应使用例如“使用大豆”、“以大豆为原材料”、“未使用肉”、“肉不使用”等进行额外说明时,从一般消费者角度不会认为产品是肉制品,则不违法《景品表示法》。
※本Q&A的“植物性食品(植物由来)”,是指以植物为主要原料(不包括畜产品、水产品)模仿畜产品、水产品制成的一种类似于肉的产品。即使含有动物来源的添加物,如果主要原料为植物由来,也列入“植物性食品(植物由来)”。
A2 “大豆汉堡肉饼”会让一般消费者认为汉堡肉饼的原料使用100%代替肉,因此如原料非100%代替肉时,除了商品名称外,应标示代替肉的比例,以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原料为100%代替肉的误导风险时,则不违法《景品表示法》。
A3 “大豆肉”、“100%植物性”会让一般消费者认为所有原料包括食品添加剂均来源于植物。因此,除了商品名称外,应标示“原材料植物来源(食品添加剂除外)”等类似标识,以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所有原料均来源于植物的误导风险时,则不违法《景品表示法》。
A4 代替乳饮料不是牛乳或乳饮料(以下简称“牛乳”)。因此,除了商品名称外,应使用例如“使用燕麦”、“非牛乳及乳饮料”等进行额外说明时,从一般消费者角度不会认为产品是牛乳,则不违法《景品表示法》。
A5 代替奶酪、代替黄油不是乳制品。因此,除了商品名称外,应使用例如“使用豆乳”、“非乳制品”等进行额外说明时,从一般消费者角度不会认为产品是乳制品,则不违法《景品表示法》。
A6 代替鱼不是鱼。因此,除了商品名称外,应使用例如“使用蔬菜”、“以蔬菜为原材料”、“未使用鱼”、“鱼不使用”等进行额外说明时,从一般消费者角度不会认为产品是鱼,则不违法《景品表示法》。
“关于植物性食品标识问答Q&A”共13条,由于篇幅及时间原因本次仅放入6条供参考大家学习,如需完整版请联系我们。除了日本消费者厅的问答,日本农林水产省在2021年9月6日发布公告,拟制定大豆肉食品的日本农业标准,意见反馈期为60日。拟制定的主要内容为: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加工成具有肉类特征的大豆肉食品,规定了大豆蛋白质含量、生产方法等。包括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制作方法和标签等。
中食安信可提供标准法规咨询、行业舆情监控、食品标签审核等咨询服务,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们(010-5130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