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职业打假人蒋飞亮在合肥发现一种好时巧克力食品涉嫌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引起了争议。对此好时公司作出回应,称被误认为违法添加剂的维生素E,其实是巧克力制作所需的植物油本身所含成分,其带入量极其微小,符合国家标准。好时巧克力并未直接添加类似的抗氧化剂。
打假人提出食品问题 好时公司澄清相关情况
近期有新闻报道称,合肥市庐阳区法院一审判决庐阳区某超市销售的好时曲奇奶香白巧克力(“巧克力”)为直接添加抗氧化剂维生素E,违反了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国标”)。对此,好时公司认为仅凭标签标注有维生素E并不能判定直接添加,并对法院的相关认定表示遗憾。根据国标规定,维生素E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一些食品中,起到“抗氧化剂”作用,另外,维生素E为人体所需,也可以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到很多食品类别中。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于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都有很严格的适用范围限制和用量的限制。虽然国标中允许添加维生素E的食品类别不包括巧克力,但是国标允许维生素E被用在油、脂肪,膨化食品等食物和原料中。上述维生素E恰恰是植物油本身含有的,在生产过程中随植物油进入巧克力,其带入量极其微小。符合国标的带入原则及食品安全标准。
维生素为啥会上黑名单 食品安全博士为您解读
食品安全专家钟凯博士称,维生素E是人体需要的,它有抗氧化的作用,因此也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食品中,功能类别就是“抗氧化剂”。另外,它也可以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到很多食品类别中。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对于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都有很严格的适用范围限制和用量的限制,按照中国人每日营养需求,每日所需维生素E为14mg,要达到这个要求,按平均每块巧克力5克计算,每天得吃20多块该巧克力才能达到摄入所需。维生素E要造成健康风险可能需要长时间保持相对较高的摄入量,比如每天400毫克吃上几年。如果吃该好时巧克力,每日要吃3.3公斤,连续吃上好几年,才可能会有维生素E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
食品安全成网民最关心话题 六成受访者认为食品安全是谣言多发区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1775人进行的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谣言最严重的三大领域分别是:食品安全(72.2%)、人身安全(56.9%)、健康养生与疾病防治(54.0%)。网民们往往对新发信息的辨识度较低,对一些安全方面的信息比较敏感,高阅读量附带“真人真事”的文章深信不疑。同时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进行传播,这要求食品行业自身做好表率工作,把食品安全做好,从源头解决食品问题,让谣言无源可寻。也要求企业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明态度,讲明道理,用事实说话。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