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自2025年2月8日起实施,2024版纳入了2014版实施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公告形式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使用规定,截至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第5号公告。
本文汇总了该标准发布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扩大使用范围等内容,自公告发布之日起,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者应按公告规定生产使用批准的食品添加剂,相关公告包括:
关于桃胶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3年第8号)
关于巴拉圭冬青叶(马黛茶叶)等9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3年第10号)
关于石斛原球茎等23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4年第2号)
关于阿拉伯木聚糖等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4年第3号)
关于拟微球藻油等12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4年第5号)
关于金花茶培养物等11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4年第6号)
关于甜叶菊多酚等20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第1号)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公告号 | 名称 | 功能 | 食品分类号 | 食品名称 | 最大使用量(g/kg) | 备注 |
2024年第2号 | 混合三烯生育酚浓缩物 | 抗氧化剂 | 02.01.01 | 植物油脂 | 0.2 | 以总生育酚和总三烯生育酚计 |
2024年第2号 | 甜菊糖苷(酶转化法) | 甜味剂 | 01.01.03 | 调制乳 | 0.18 | 可以单独或与甜菊糖苷混合使用,以甜菊醇当量计 |
01.02.02 | 风味发酵乳 | 0.2 | ||||
03.01 | 冰淇淋、雪糕类 | 0.5 | ||||
05.02.01 | 胶基糖果 | 3.5 | ||||
14.0 | 饮料类[14.01包装饮用水、14.02.01果蔬汁(浆)、14.02.02浓缩果蔬汁(浆)除外] | 0.2 | 可以单独或与甜菊糖苷混合使用,以甜菊醇当量计;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 |||
2024年第3号 | 羟基酪醇 | 抗氧化剂 | 02.01.01 | 植物油脂 | 0.05 | - |
2025年第1号 |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 抗氧化剂 | 02.0 | 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02.02.01.01黄油和浓缩黄油除外) | 0.2 | 以油脂中的含量计 |
04.05.02.01 | 熟制坚果与籽类(仅限油炸坚果与籽类) | 0.2 | 以油脂中的含量计 | |||
04.05.02.03 | 坚果与籽类罐头 | 0.2 | 以油脂中的含量计 | |||
05.02.01 | 胶基糖果 | 0.4 | - | |||
06.03.02.05 | 油炸面制品 | 0.2 | 以油脂中的含量计 | |||
06.04.02.02 | 其他杂粮制品(仅限脱水马铃薯制品) | 0.2 | 以油脂中的含量计 | |||
06.06 | 即食谷物,包括碾轧燕麦(片) | 0.2 | 以油脂中的含量计 | |||
06.07 | 方便米面制品 | 0.2 | 以油脂中的含量计 | |||
07.03 | 饼干 | 0.2 | 以油脂中的含量计 | |||
08.02.02 | 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板鸭、中式火腿、腊肠) | 0.2 | 以油脂中的含量计 | |||
09.03.04 | 风干、烘干、压干等水产品 | 0.2 | 以油脂中的含量计 | |||
16.06 | 膨化食品 | 0.2 | 以油脂中的含量计 |
扩大使用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公告号 | 名称 | 功能 | 食品分类号 | 食品名称 | 最大使用量(g/kg) | 备注 |
2023年第8号 | 乳酸钙 | 稳定剂、凝固剂、酸度调节剂 | 04.02.02.03 | 腌渍的蔬菜 | 10.0 | - |
04.02.02.04 | 蔬菜罐头 | 3.0 | - | |||
2023年第8号 | 三赞胶 | 增稠剂、稳定剂、凝固剂 | 01.01.03 | 调制乳 | 0.5 | - |
14.03.03 | 复合蛋白饮料 | 0.75 |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照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 |||
14.08 | 风味饮料 | 0.5 | ||||
2024年第2号 | 海藻酸丙二醇酯 | 增稠剂 | 06.05.02.01 | 粉丝、粉条 | 1.5 | - |
06.05.02.04 | 粉圆 | 1.5 | - | |||
2024年第2号 |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又名吐温80) | 乳化剂 | 16.03 | 胶原蛋白肠衣 | 0.5 | - |
2024年第2号 |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酶法) | 抗氧化剂 | 01.03.02 | 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 | 0.2 | 以脂肪中抗坏血酸计 |
07.01 | 面包 | 0.2 | - | |||
14.05.01 | 茶(类)饮料 | 0.2 | 以即饮状态计,相应的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 |||
2024年第2号 | 迷迭香提取物 | 抗氧化剂 | 04.05.02 | 加工坚果与籽类 | 0.3 | - |
2024年第2号 | 三氯蔗糖(又名蔗糖素) | 甜味剂 | 04.05.02.01.01 | 带壳熟制坚果与籽类 | 4.0 | - |
04.05.02.01.02 | 脱壳熟制坚果与籽类 | 2.0 | - | |||
2024年第3号 | 聚甘油蓖麻醇酸酯 | 乳化剂 | 01.05.03 | 调制稀奶油 | 10.0 | - |
2024年第6号 |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 | 甜味剂 | 01.02.02 | 风味发酵乳 | 0.65 | 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 |
16.07 | 其他(仅限魔芋凝胶制品) | 1.0 | ||||
2024年第6号 | 甜菊糖苷 | 甜味剂 | 01.03.02 | 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 | 0.3 | 以甜菊醇当量计 |
01.06.04 | 再制干酪及干酪制品 | 0.4 | ||||
04.03.02.03 | 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 | 0.23 | ||||
06.07 | 方便米面制品 | 0.4 | ||||
2025年第1号 | 可得然胶 | 稳定剂和凝固剂、增稠剂 | 01.05.03 | 调制稀奶油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
16.05 | 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16.04除外)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 |||
2025年第1号 | 甜菊糖苷(酶转化法) | 甜味剂 | 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及相关公告中已批准甜菊糖苷的规定,可以单独或与甜菊糖苷混合使用。 | 以甜菊醇当量计 |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
公告号 | 名称 | 来源 | 供体 |
2023年第8号 | 丝氨酸蛋白酶 Serine protease | 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 葱绿拟诺卡氏菌 Nocardiopsis prasina |
2024年第2号 |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D-psicose 3-epimerase |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闪烁梭菌 ATCC35704 Clostridium scindens ATCC35704 |
2024年第2号 | 环糊精葡萄糖苷转移酶 Cyclomaltodextin glucanotransferase | 热解蛋白无氧芽孢杆菌 Anoxybacillus caldiproteolyticus | - |
2024年第2号 | 纤维素酶 Cellulase | 草酸青霉 Penicillium oxalicum | - |
2024年第5号 |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D-psicose 3-epimerase |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瘤胃球菌 Ruminococcus sp. 5_1_39B_FAA |
2024年第6号 | 葡糖淀粉酶 Glucoamylase |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 草酸青霉 Penicillium oxalicum |
2024年第6号 | 丝氨酸蛋白酶 Serine protease | Fusarium venenatum | 尖孢镰刀菌 Fusarium oxysporum |
2024年第6号 | 脂肪酶 Lipase | 法夫驹形氏酵母 Komagataella phaffi | 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
2025年第1号 | 磷酸二酯酶 I Phosphodiesterase I | Leptographium procerum | - |
2025年第1号 | 脂肪酶 Lipase | 法夫驹形氏酵母 Komagataella phaffi | 海洋链霉菌 Streptomyces sp. |
食品加工助剂新品种
公告号 | 名称 | 功能 | 使用范围 | 备注 |
2023年第10号 | 食用单宁 | 澄清剂 | 制糖工艺 | - |
2023年第10号 | 乙酸乙酯 | 提取溶剂 | 茶叶提取物的加工工艺 | - |
2024年第3号 | 二氯甲烷 | 提取溶剂 | 茶叶脱咖啡因工艺 | 残留量≤2 mg/kg |
食品用香料新品种
公告号 | 名称 | 食品分类号 | 食品名称 | 最大使用量(g/kg) | 备注 |
2024年第6号 | 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 | - | 配制成食品用香精用于各类食品中(GB 2760表B.1食品类别除外)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
2025年第1号 | 羟基香茅醛 | - | 配制成食品用香精用于各类食品中(GB 2760表B.1食品类别除外)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 |
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
公告号 | 名称 | 食品分类号 | 食品名称 | 最大使用量(g/kg) | 备注 |
2023年第8号 | 乳酸镁 | 01.03.02 | 调制乳粉(儿童用乳粉和孕产妇用乳粉除外) | 300 mg/kg~1100 mg/kg | — |
01.03.02 | 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 300 mg/kg~2800 mg/kg | — | ||
01.03.02 | 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粉) | 300 mg/kg~2300 mg/kg | — | ||
14.0 | 饮料类(14.01及14.06涉及品种除外) | 30 mg/kg~60 mg/kg | — | ||
14.06 | 固体饮料类 | 1300 mg/kg~2100 mg/kg | — | ||
2023年第8号 | 2'-岩藻糖基乳糖 | 01.03.02 | 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 0.7~2.4 g/L(以纯品计,以即食状态计,粉状产品按冲调倍数折算使用量) | 当与乳糖-N-新四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多聚果糖、棉子糖混合使用时,该类物质总量不超过64.5 g/kg |
2024年第2号 | 13.01.01 | 婴儿配方食品 | |||
2024年第3号 | 13.01.02 |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 | |||
2024年第5号 | 13.01.03 |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 |||
2024年第6号 | |||||
2025年第1号 | |||||
2023年第8号 | 乳糖-N-新四糖 | 01.03.02 | 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 0.2~0.6 g/L(以纯品计,以即食状态计,粉状产品按冲调倍数折算使用量) | 当与2'-岩藻糖基乳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多聚果糖、棉子糖混合使用时,该类物质总量不超过64.5 g/kg |
13.01.01 | 婴儿配方食品 | ||||
2024年第5号 | 13.01.02 |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 | |||
13.01.03 |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 ||||
2024年第2号 | d-核糖 | 13.05 | 除13.01~13.04外的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仅限运动营养食品) | 每日1~2 g | - |
2025年第1号 | 低聚果糖 | 01.03.02 | 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和孕产妇用乳粉) | ≤64.5 g/kg | - |
13.01 | 婴幼儿配方食品 | 单独或混合使用,该类物质总量不超过64.5 g/kg | - | ||
13.02.01 |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 | - |
扩大使用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
公告号 | 名称 | 化合物来源 | 食品分类号 | 食品名称 | 最大使用量(g/kg) |
2024年第5号 | 铁 | 01.01.03 | 调制乳 | 10 mg/kg~20 mg/kg | |
01.02.02 | 风味发酵乳 | 10 mg/kg~20 mg/kg | |||
01.03.02 | 调制乳粉(儿童用乳粉和孕产妇用乳粉除外) | 60 mg/kg~200 mg/kg | |||
01.03.02 | 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 25 mg/kg~135 mg/kg | |||
01.03.02 | 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粉) | 50 mg/kg~280 mg/kg | |||
01.06 | 干酪和再制干酪(仅限再制干酪) | 60 mg/kg~100 mg/kg | |||
04.04.01.07 | 豆粉、豆浆粉 | 46 mg/kg~80 mg/kg | |||
05.02.02 | 除胶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 | 600 mg/kg~1200 mg/kg | |||
06.02 | 大米及其制品 | 14 mg/kg~26 mg/kg | |||
06.03 | 小麦粉及其制品 | 14 mg/kg~26 mg/kg | |||
06.04 | 杂粮粉及其制品 | 14 mg/kg~26 mg/kg | |||
06.06 | 即食谷物,包括辗轧燕麦(片) | 35 mg/kg~80 mg/kg | |||
07.01 | 面包 | 14 mg/kg~26 mg/kg | |||
07.02.02 | 西式糕点 | 40 mg/kg~60 mg/kg | |||
07.03 | 饼干 | 40 mg/kg~80 mg/kg | |||
07.05 | 其他焙烤食品 | 50 mg/kg~200 mg/kg | |||
12.04 | 酱油 | 180 mg/kg~260 mg/kg | |||
14.0 | 饮料类(14.01及14.06涉及品种除外) | 10 mg/kg~20 mg/kg | |||
14.06 | 固体饮料类 | 95 mg/kg~220 mg/kg | |||
16.01 | 果冻 | 10 mg/kg~20 mg/kg | |||
2024年第6号 | 叶酸 | (6S)-5-甲基四氢叶酸,氨基葡萄糖盐 | 13.05 | 除13.01~13.04外的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仅限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 | 以叶酸计,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GB 31601)中叶酸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