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回应粮库收储“以陈顶新”:已成立调查组,正在核实
- 日期:2015-04-18
- 来源:
- 阅读:353016
- 手机看
人民网4月17日消息,4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了辽宁省开原市庆云堡中心粮库、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白依拉嘎收储库在粮食收储中存在“以陈顶新”问题。对此,中储粮总公司在其官方网站回应称,总公司对此高度关注,已迅速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目前,报道反映的问题正在核实之中。
中储粮称,问题所涉及的两个粮库分别是中储粮开原直属库租赁的民营库点和松原直属库委托的地方国有粮食库点。
中储粮表示,对媒体报道的问题一经核实,总公司将会同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决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查处情况。
附:央视《国有粮仓现“硕鼠” 以陈顶新套差价》全文:
储备粮,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在我国,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简称中储粮,对全国粮食储备工作进行统筹管理,“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我们记者却接到了不少人反映,辽宁、吉林等地一些粮库和粮商相互勾结用陈粮顶替新粮,套取国家补贴的举报。
辽宁:买的新粮变旧粮?粮商实名举报粮库
赵丽君,辽宁沈阳人,从事粮食加工行业十几年,是沈阳市金盛稻香米业有限公司的法人,2014年6月4日,赵女士通过大连北方粮食交易市场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粮食(东北粳稻)竞价销售交易会”成功拍到了辽宁铁岭开原市庆云堡中心粮库的23794吨新水稻。
从国家粮油交易中心网站和赵丽君手中的交易合同我们看到,她所购买的中储粮开原直属库庆云堡中心粮库的这2万多吨水稻的确为2013年出产的。当她把粮从粮库拉到自家米厂却发现,这些粮有问题。
赵丽君:新粮一股清香味,而陈粮都是有粮库熏蒸的味,而且颜色都不一样。
为了保留证据,赵丽君派自家业务员老李去庆云堡粮库采样。
按照国家《临时粮食(东北粳稻)竞价交易细则》规定,买受方有权去粮库采样验粮,粮库方应无条件配合。但老李说,他的粮样却给抢了。
抢粮样事件发生后,赵丽君将庆云堡粮库“以陈顶新”的问题反映到中储粮辽宁分公司。
中储粮辽宁分公司的负责人说,对于赵丽君举报的庆云堡粮库“以陈顶新”的问题,公司早已联合多个权威部门核查、化验,截止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事情发生后,庆云堡粮库方面曾多次与赵丽君取得联系,希望私下解决此事。
目前,赵女士所购买的这批水稻已经退回了开原庆云堡粮库,至于这批水稻到底是新粮还是陈粮,还有待有关部门尽快做出回应。
知情人:“以陈顶新”为套差价
为了调查庆云堡粮库是否“以陈顶新”,记者以外地粮贩子的身份进入了开原当地的粮食圈,经过3个多月的时间,了解到了不少的内幕。
从一些知情人口中记者得知,2014年庆云堡粮库中的陈水稻一大部分来自于吉林,记者经过走访也了解到,当初确实有一位神秘买家在吉林省多家粮库购得一批陈水稻,其中,吉林省辉南县抚民粮库的2800吨陈水稻也被同一人购得,最终,记者联系到了当时这2800吨陈水稻的卖家小冯。据小冯回忆,当时他以约1块2每斤的价格售出了2800吨的陈水稻,现在手中还有当时的出库单和发货单,吉林辉南县抚民粮库开具的年份证明也显示,这批水稻为2011年出产。
而根据记者调查,开原市庆云镇,也只有庆云堡中心粮库这一家粮库。《中央储备粮油轮换管理办法》明文规定,对粮库中的储备粮实行轮换制度,稻谷储存年限不得超过三年,按照惯例,粮库每年都要轮出库中的部分陈粮,收进来的必须是农民当年收获的新粮。那么,本应该收新水稻的粮库,为什么非要进这样一批陈水稻呢?知情人告诉记者,以陈顶新的事在粮库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目的就是为了就是套取国家补贴。
2014年,国家收购农户新水稻的价格为1.55/斤,但如果粮库收的是低价陈水稻的话,就产生了价格差。
记者在辽宁、吉林等地的调查中发现,“以陈顶新”的现象在圈内已经不是秘密了。
根据国家的粮食收购政策,国家每年都会拿出巨额的粮食补贴,并且逐年提高收购农民粮食的最低保护价。但在距离开原市庆云堡中心粮库不足两公里的一个村庄,记者通过走访发现,这里的农户大多把新收获的粮食直接卖给了当地的米厂或是粮贩子,几乎没有人往粮库送粮
如何"以陈顶新"?记者跟拍买卖过程
知情人曝料:为套差价,有些粮库“以陈顶新”,粮商和粮库中间到底是怎么运作的?记者在吉林跟随一位粮商记录了整个买卖过程。
这位粮商在2015年3月中旬,购买了一批吉林省洮南市那金粮食储备库7号货位的轮储陈水稻,等级为二等。
买完这批陈水稻后,陆续有5、6伙儿粮贩子主动联系上到货主,来看粮,甚至还有粮库主任亲自下来看粮的,这些人都十分谨慎,交谈中从不多言,也不透露要将粮送到哪。最终,一位未曾露面儿的神秘买家,订购了这批水稻,成交价为1.42/斤,因为对方着急补吉林省某一中储粮库的库存,所以请求货主帮他调车、装货,并约定货到付款。3月27日,车牌号为吉CD0023的货车在洮南市那金粮库装载了47吨陈水稻运往吉林松原方向。
记者乔装成货主和押车业务员坐在大货车上,一路尾随该货车开始了征途,经过了一夜的奔波,终于抵达了吉林市前郭白衣拉嘎粮食收储库。经过粮库的质检、检斤之后,货车开始卸货。就这样,这47吨陈水稻收进了国库。
为了防止农户的利益受到侵害,国家要求每笔按保护价收上来的新粮补贴款,必须直接打到送粮农户的银行卡中,除了银行卡,送粮农户还需提供身份证明。可神秘买家只要求货主方随便提供5、6个自然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并配套办理好农行卡交给他们。
第二天,按国家收购的保护价为1.55/斤的补贴款,打到了货主方前一天提供的几张银行卡中,而卖给神秘买家的价格只有1.42/斤,每斤的差价为1毛3,一车47吨,共产生了1万多元的差价,而这些差价货主已经提前支付给了买家。
在这之后,车牌号为吉G33948、吉G33723、吉G34362、黑LC0250、黑L61627的5台挂车都以同样的方式,将那金粮库7号货位中的陈水稻陆续送进了前郭白衣拉嘎粮食收储库,粮库出具的发票中,这些陈水稻变成了按2014年最低收购价收进的二等新水稻了。
来源:澎湃新闻文章来源:antion.net文章来源: antion
文章来源:中食安信
文章来源:antion.net文章来源:anti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