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食品”是指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进入市场销售前必须要进行三新食品的申报与评估,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文简称为卫健委)批准,才可进行销售。为促进各企业对三新食品的了解,中食安信根据卫健委发布的信息详细整理了2025年7月“三新食品”的申报审批内容,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三新食品的申报审批情况。
2025年7月,卫健委共发布87例三新食品相关的受理审批情况。新食品原料17例,其中批准5例、受理4例、不予行政许可1例、征求意见7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58例,其中批准9例、受理10例、已出审查意见4例、不予行政许可1例、延期24例、征求意见10例;其中母乳低聚糖(HMOs)19例,批准1例、受理2例、延期12例、征求意见4例;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12例,其中批准6例、受理5例、征求意见1例。
7月新食品原料申报项目中,由中食安信全程代理申报的国内首款通过公告获批的合成生物学新食品原料“D-阿洛酮糖”,中国大陆第一款婴幼儿菌株“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a80”以及“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LMG11588”、“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酶法)”等多款产品成功获批。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项目中,7月母乳低聚糖(HMOs)共有19例申报产品,其中1例批准、2例受理、12例延期、4例公开征求意见,其申报数量在整体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中占比33%,表明HMOs在食品添加剂应用研究方面赛道火热。自2021年起,HMOs共计申报61例。其中,已对2’-岩藻糖基乳糖、3-岩藻糖基乳糖、3’-唾液酸乳糖钠盐、6’-唾液酸乳糖钠盐、乳糖-N-新四糖和乳糖-N-四糖进行公开征求意见;目前获批19例,包括2’-岩藻糖基乳糖16例、乳糖-N-新四糖3例,所有获批产品均为遗传修饰微生物来源,同时中食安信已成功完成其中2例的申报,在该类项目申报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其余HMOs项目中,处于受理阶段的有3例、延期评审的有30例、已出审查意见的为2例、不予行政许可的为7例。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除HMOs外,应用领域广泛,涵盖酶制剂、甜味剂、加工助剂等多个类别。氨基肽酶、木聚糖酶和葡糖淀粉酶等酶制剂成功获批,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和脱氨酶也进入征求意见阶段,酶制剂的获批契合食品加工绿色催化趋势;甜味剂也是申报热点项目,与“减糖政策”中对健康代糖的鼓励方向高度契合,推动企业聚焦高倍、低热量甜味剂的研发与申报;硫酸、脱乙酰甲壳素(又名壳聚糖)、乙酸乙酯等加工助剂获批扩大使用范围,表明这些加工助剂在经过严格审查后,被认为在新的使用范围内仍能满足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的要求。
基于在食品报批注册领域的丰富成功经验,中食安信建议:对于已获批的三新食品,其他企业在申报相同产品时,其质量规格宜与批准公告保持一致;对于正在征求意见的三新食品,其他企业若申报相同产品,建议待批准公告发布后,再递交申报资料,以缩短申报周期,降低申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