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郴州永兴县出现多名“大头娃娃”的事件震惊社会,源为一母婴店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销售给牛奶过敏的婴幼儿家长,导致孩子食用后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被确诊为“佝偻病”。此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中食安信对事件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各方的看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事件的进展。
此次事件起因及进展如下:
此次事件一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反响和激烈讨论:
家长态度
对于家长而言这次“倍氨敏”事件发生以来,家长们表示非常自责,期待受害的婴儿能够尽早恢复健康,不要留下后遗症,更期待有关部门依法彻查,严厉处理责任人。目前,已有多名家长向永兴县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并要求涉事门店及相关方赔偿。
商家回应
对于销售和推销该产品的永兴县爱婴坊连锁母婴店摆出了反覆无常的多个面孔。接到家长投诉后,出售“倍氨敏”产品的爱婴坊母婴店店长一开始声称自己接受过公司培训,用词就是“特殊奶粉”。当得知孩子出现症状,正在接受治疗后,又改口说自己误把特殊粉说成奶粉并当场道歉。次日,家长们再次来到涉事店,发现所有“倍氨敏”产品均已下架。而店长再次受到质问时已不承认向家长推销倍氨敏产品的经过,其他店员也统一口径称该产品并无营养,不能长期饮用。
厂家回应
涉事产品“倍氨敏”的生产方为湖南唯乐可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回应称,“倍氨敏”产品已在2019年年中停产,目前公司已介入调查。并提供报告证明,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存在食品安全的问题。公司客服称,“倍氨敏”是普通食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固体饮料标准),普通人群也可以食用,是可以售卖的。公司只是依据国家法规生产产品,对门店销售给孩子并不清楚。
官方态度
政府方面,5月11日永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健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并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做出三项决定:1、要求立即成立调查专班,并立案进行调查。2、对报道的五个小孩进行人文关怀,安排人民医院儿科专家对他们进行全面体检。3、举一反三,在当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儿童食品安全全面清查整顿行动。5月12日郴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行为规范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文要求湖南省市场监管部门严查普通食品冒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违法行为。5月14日,总局再次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选购消费提示”的文章,对消费者进行科普指导。
消费者态度
根据北京云创网讯市场监管舆情大数据中心数据,截止到2020年5月13日10:20,共监测到评论超6300条,其中约62%的评论认为应严惩生产商、经销商;约14.29%的评论认为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应从过去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加大监管力度;约7.6%的评论认为家长也有责任,应购买大品牌;另有16%的评论指向医院、境外势力等。该事件激起了公众强烈的愤怒情绪,纷纷对不法行为表达贬责和厌恶情感,同时期待进一步了解事情细节和背后原因。
l “固体饮料被滥用的行为也存在已久”---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赵亚利
从“倍氨敏”产品的包装、营养标签及广告宣传来看,厂商引用例如“牛奶蛋白过敏婴儿配方奶”“喂养指南”等的婴配术语误导消费者。然而,该产品的营养成分根本没有满足特医婴配食品的基本要求。企业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涉嫌虚假宣传,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三条指出,利用会议、讲座、健康咨询等方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消除影响,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五款的规定进行处罚;属于单位违法的,还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对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罚。同时,店家将蛋白固体饮料当成婴幼儿主食的奶粉来销售,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违法行为,也必定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近十年来,我国母婴产业迎来爆发的黄金时期,在政府扶持、行业整合以及二孩政策等因素下,母婴营养品行业发展前景比较乐观。然而行业整体存在准入门槛低、同质化竞争加剧等问题,导致市场竞争散乱无序,难以监管。企业与经销商的合法合规经营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