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关总署发布的一则雅培中国召回一款特医产品并提醒消费者立即暂停食用雅培相关婴幼儿产品的公告,让国际知名品牌雅培登上“热搜”。据公告显示,此次召回事件的起因与克罗诺杆菌和新港沙门氏菌污染有关,克罗诺杆菌是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可能对0-6月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以及免疫力缺陷婴儿存在较高健康风险。此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中食安信对此事目前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各方的反馈,并对监管要求,以及此次事件对未来的影响进行了汇总和说明。
消费者态度
部分一直购买雅培品牌奶粉的消费者表达了对产品质量的担忧:“不想让孩子继续喝这款奶粉了,担心质量得不到保障。”;“虽然目前是主动性召回,但是我的孩子使用过这款婴儿营养补充剂,以后就不会很放心地再购买了。”
厂家回应
雅培中国表示,目前中国市场涉及召回的奶粉只有喜康宝贝添一款产品,雅培中国在大陆销售的其他营养产品均不受影响,雅培通过跨境电商渠道销售的其他营养产品均不受影响。
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冻结喜康宝贝添在雅培中国仓库的全部库存,官方旗舰店下架该产品,在官方平台发布召回公告,积极处理消费者退换货问询等,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召回行动,本次召回计划将于30个工作日即2022年4月1日内全部完成。
雅培中国在2月21日最新声明中表示,如果消费者通过非一般贸易渠道(如跨境电商、海淘)购买过同时符合以上3个召回条件的美国密歇根州斯特吉斯工厂生产的美加版Similac、Alimentum、Elecare粉状产品,“请暂不食用,并联系您购买的平台进行退换货”。
商家反应
雅培天猫官方旗舰店已于2月18日下架停售喜康宝贝添产品,雅培京东旗舰店于2月19日下架喜康宝贝添产品。
但在电商平台上,仍有部分商家售卖喜康宝贝添,保质期截止日为2023年6月、7月不等,商家表示在售产品为近期生产,可放心购买,或表示仓库已在核对。而部分海外代购店铺在售卖海关总署公告中提及的雅培Similac和EleCare品牌奶粉,多位客服表示,其店铺里售卖的雅培Similac品牌奶粉并不在召回的批次里。
官方态度
海关总署称,雅培涉事产品(Similac、Alimentum、Elecare粉状产品)没有通过一般贸易输华;但涉事企业生产的特医产品“喜康宝贝添(Similac HMFortifi)”特殊医学用途婴儿营养补充剂有对华出口记录。
海关总署提醒消费者:暂不通过任何渠道购买上述婴幼儿配方奶粉;如有通过非一般贸易渠道(如:海淘)购买该企业相关批次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立即暂停食用;如有购买上述特医产品的,立即暂停食用。
在雅培此次召回的产品中,涉及中国市场的产品为一款名为“喜康宝贝添”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适用人群为早产儿,有对华出口记录,而其他涉事产品虽没有通过一般贸易输华,但存在通过代购、海淘等渠道购入的情况。实际上,婴幼儿奶粉代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纠纷,会给监管部门的查处和消费者的维权带来诸多困难。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该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另据海关总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中的规定:进口食品的包装和标签、标识应当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膳食用食品的中文标签必须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加贴。此外,在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中规定,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就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产品包装上没有中文标签或中文标签不符合我国相关规定的,一律按不合格产品退货或销毁,不得入境。因此,建议消费者们选购合法渠道流通的符合法律规定的产品。
此次事件还引起了大众对婴儿配方食品中微生物的关注,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的规定,婴儿配方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检出克罗诺杆菌、沙门氏菌;同时明确规定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黄金色葡萄球菌的限量。
中食安信认为此次事件将影响消费者对雅培等国外“婴儿配方奶粉”及“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产品品牌的信心;而在购买渠道的选择上,消费者将趋向渠道透明,检验严格,且售后更有保障的官方渠道。婴幼儿作为特殊人群,其食品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对此,政府及监管部门应加强产品检验和流通监管,并做好对消费者的科普和教育;企业需加强自身监管,遵守相应生产规范,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为消费者创造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