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食安信”微信平台发布的食安快讯内容,本文将最近一周发生的食品安全信息热点事件进行汇总以飨读者。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全文(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切实保障公众饮食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起草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
质检总局关于发布《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管理工作规范》的公告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有关要求,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健康规范发展,质检总局制定了《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管理工作规范》,现予发布(见附件),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
质检总局关于更新<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目录>的公告
《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目录》内食品的境外生产企业,应当获得注册后,其产品方可进口。其中,进口燕窝境外生产企业注册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做好“双告知”工作的通知
“双告知”是指在办理登记注册时,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以下统称工商部门)要根据省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告知申请人需要申请审批的经营项目和相应的审批部门,并由申请人书面承诺在取得审批前不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工商总局关于《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起草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食药总局关于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抽检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焙烤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咖啡、饮料等6类食品557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548批次,不合格样品9批次。其中,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99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占3%;蔬菜及其制品42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占4.8%;焙烤食品21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4.8%;茶叶及其相关制品、咖啡63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占4.8%;粮食及粮食制品200批次,饮料132批次,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食药总局召开第三季度食品药品案情分析会
2015年第三季度,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00021件,其中食品保健食品案件71033件,药品化妆品案件25618件,医疗器械案件3370件。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14起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14起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2015年中国婴幼儿乳粉行业舆情环境分析报告全文(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
2015年的舆情全景也给乳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视角,品牌竞争力和区域格局逐渐形成,以便企业抓住契机制定发展策略和调整定位赢得消费者信赖,占据市场地位。舆论普遍认为,婴幼儿奶粉行业逐渐键入良性发展阶段。
2005-2014中国主流网络舆情报道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报告
课题组通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挖掘工具专门研究了我国在2005-2014年间国内主流网络舆情所报道的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研究2005-2014年间我国业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基本特征,对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坚决遏制食品安全事件的高发态势,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食药局食品类相关案件处理指导意见 (一)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类相关案件处理指导意见(一)》已于2015年12月7日经市局第46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为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监管效率,统一规范本市食品类相关案件处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制定本意见。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做出明确规定前,本市食品类相关案件处理适用本意见。
央视:菜市场农残检测形同虚设
据央视报道,从今年6月到10月间,记者对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蔬菜种植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在这些地区的部分散户菜农的蔬菜种植地,各种使用过的农药包装物随处可见,其中有不少是国家限用的中等毒性农药和禁用的高毒农药。而这些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现象,当地一些监管部门的监管重心主要放在了一些大型蔬菜种植基地,而一部分散户蔬菜种植地却几乎成了监管盲区。
保健食品行业进入双轮驱动模式
日前,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发布了“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的大规模循证医学及临床研究项目”和“红牛保健功能深度系列研究”,这是该机构连续第三年发布保健食品系列循证医学研究成果。红牛等保健食品循证医学研究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由单一市场拓展模式步入营销、科研双轮驱动模式,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外媒:中国拟严控海外代购 促进国内消费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5日发表了题为《政府顾问:当局快将出台打击代购措施》的报道:内地政府可能会大幅抑制海外代购服务,以促进国内消费。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说:“政府正考虑制定针对海外代购的更严厉措施,如法律制裁。新政策很快就会出台。”
燕窝市场:有商贩用猪皮和白木耳做成假燕窝
秋冬进补,当下燕窝正进入销售旺季,成为不少孕妇和老人的首选。不论是网上还是市场里,都有数量不小的燕窝在售卖。近日,有媒体报道,目前只有少量马来西亚和印尼的燕窝厂家获得在华出口注册,有“合法”身份。而大量走私燕窝,依靠远远低于正规渠道售价的“优势”,正大行其道,甚至刷明胶增重。
老板向牛肉干中添病死猪牛肉 获刑15年罚500万
12月4日,备受关注的眉山市彭山区永得利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病、死畜肉案,在眉山市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宣判。据法院审理查明,自2012年起,该公司往牛肉制品添加病死猪牛肉,制成“阿川”牌牛肉干销往成都、重庆等地,涉案金额高达900余万元。当天眉山市中院依法作出判决:被告人杨守东(公司法定代表人)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万元;该公司员工陈跃、谢荣祥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处罚金50万元;员工陈光礼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处罚金30万元。
文章来源:www.antion.net
文章来源:中食安信
文章来源:中食安信
文章来源: antion
文章来源:www.anti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