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行业】举报食品安全问题,有赖更多“内部吹哨人”

  • 日期:2021-07-18
  • 来源:齐鲁晚报
  • 阅读:514
  • 手机看

鸡块掉在干地面上,捡起放回去,掉在湿地面上,捡起来重新炸。17日,快餐连锁品牌华莱士被视频博主曝光存在卫生问题。华莱士通过其官方微博致歉,表示涉事餐厅为北京霍营店,已停业整顿,并派驻稽查小组对该餐厅进行整改检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容不得半点马虎。作为餐饮企业不注重食品安全管理,一旦出现纰漏涉及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损失的不只是品牌的美誉度,而且很可能伴随着销量下降带来的经济损失。事实一再证明,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极高,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容忍度极小。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一旦企业曝出问题来,没有丝毫商讨余地,没有任何解释空间。对于这一点,餐饮企业尤其是连锁餐饮企业要有清醒的认识。切实把好安全生产关,以“为自己做饭”的高标准严格要求员工。

在此次事件中,事发当天,华莱士就给出了回复,明确道歉、整改。从措辞上看,华莱士没有回避事实,也给出了整改意见。但有媒体梳理发现,类似问题在华莱士并非首次出现。早在2017年、2019年华莱士就被曝出有门店存在蟑螂、售卖过夜、过期食品等卫生安全问题。时至今日,华莱士再次因同类问题冲上热搜。这也难免会让消费者对华莱士的整改态度和效果存疑。如果真能从此前的事件中吸取教训,认真整改,又怎会有今日的“昨日重现”?!

餐饮企业不重视规范、安全生产,过不了卫生安全问题关,消费者自会用脚投票。为了长远发展长期利益,餐饮企业也应当把食品安全作为企业管理的头等大事。监管部门也有必要通过行之有效的监管倒逼企业加强管理。

一来,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不妨从重从快,强调千遍不如处罚一遍,企业是逐利的,在经济上的惩罚更能警醒。在以往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之所以有企业被处罚而未能做到有效整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处罚的力度不够。比如,2019年江西南昌两家华莱士门店因为卫生安全问题被罚7.5万元,这乍看似乎是个不小的数字,但相对于其营收,这个数字就显得微乎其微了。此次事件的爆料博主估计,被曝光门店当天的销量就达到2.6万元。7.5万元的罚款也就相当于不到三天的营业额,如此处罚实难对经营者起到震慑作用。

二来,在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监管部门还可以从鼓励媒体、社会监督方面入手,扩大监督覆盖面,让食品违规行为无处藏身。此前包括此次的事件中,媒体、视频博主等就发挥了关键作用。

监管部门受限于人力物力,一时难以形成长期、全面的监管覆盖。媒体、社会监督是监管的有力、有益补充。解决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十分必要。基于此,在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的同时,不妨加大对举报食品安全问题的奖励力度,通过奖励鼓励普通消费者甚至是企业内部员工拿起手机,充当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内部吹哨人”,让监管、监督无处不在,让违规操作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