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原创】中国香港关于“培养肉”的最新信息简介

  • 日期:2021-10-11
  • 来源:中食安信
  • 阅读:652
  • 手机看
近年来,培养肉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21年10月7日,香港地区再次通过官方网站发布了培养肉的最新信息,在前次信息的基础上,新增了关于培养肉安全评估的具体项目以及须符合的法律法规。此次,安全评估项目的公开预示着培养肉在香港地区很可能将会接受严格的规管。以下内容是结合香港地区官方发布的培养肉相关内容进行的梳理,供业内参考。
一、培养肉的概念
培养肉又称实验室培养肉、试管肉等,是以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的肉,拟用作传统肉类食品的替代品。
二、培养肉的生产方法
生产培养肉,首先要从目标动物身上提取细胞,让细胞于受控的环境下在培养基中增殖。过程中也可能使用称为“支架”的支撑结构,让这些细胞依附在支架上生长,以生产近似肌肉或其他动物部分的产品。
细胞培养至足够数量后,便可以从培养基采集细胞物质。如以支架培养细胞,需将培养肉从支架分离;如使用的支架可供食用,则培养肉可随支架一同采集。采集得来的培养肉,将用于制造最终产品。

image.png

图1 培养肉的生产过程(例如由肌肉细胞培养而成)


三、培养肉的安全评估
生产培养肉涉及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而将其用于食物制造方面仍是相对新的技术,并与传统的肉制品生产模式有显著分别。因此,培养肉对消费者的潜在食物安全风险受到关注。
目前,中国大陆、欧洲联盟、澳洲、新西兰、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地区经过不同方面的考虑后,对培养肉进行规管,并订立评估准则,以在培养肉制品推出市场前进行食物安全评估。
在香港地区,在生产供人食用的培养肉时,开发商有责任确保产品可供人安全食用。对培养肉进行安全评估时,要求的资料一般包括生产程序、成分数据、致敏性,以及毒理和营养等方面的资料。培养肉的安全评估一般涵盖以下范畴:
(1)培养肉的特质
  • 属性和纯度(例如主要成分和所含杂质)
  • 结构
  • 物理和化学特性
(2)生产程序
  • 生产程序的详细说明
  • 相关的资料,例如细胞系的来源和准备过程、所用的培养基和支架物料,以及生产过程中细胞培养物的纯度和基因稳定性。
(3)成分数据
(4)规格
  • 主要的化学、物理和微生物参数
(5)建议的用途及食用水平
  • 目标群组
  • 食用量
  • 不良物质的估计摄入量
  • 注意事项和使用限制
  • 其他国家∕地区的使用情况(如有)
(6)毒物动力学资料
  •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7)营养资料
(8)毒理学资料
  • 急性毒性
  • 慢性毒性
  • 致癌性
  • 基因毒性
  • 生殖和发育毒性
(9)致敏性
(10)分析检测方法
(11)其他国家∕地区食物安全机构的安全评估报告(如有)
(12)其他安全性证明资料(例如培养肉消化率检测)。
四、培养肉在香港地区的现状

目前,香港地区未有培养肉发售。现今培养肉的生产技术仍然费用高昂,开发商需要继续进行研发,进一步降低成本,使培养肉的大规模生产更符合经济效益。

根据《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第132章),所有在香港地区出售的食物应合乎卫生和适宜供人食用。该条例适用于所有食物,包括培养肉在内。培养肉的开发商应确保培养肉产品可供人安全食用。 

小结

此次,香港地区公开了培养肉安全评估的项目,接下来大概率会发布涉及培养肉安全评估的一系列法规,以指导相关企业对培养肉的进一步研发和上市。由此可见,培养肉在香港地区的上市和销售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