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2016年5月份国际食品安全动态汇总

  • 日期:2016-06-02
  • 来源:
  • 阅读:353438
  • 手机看
Antion导读

        2016年5月份国际食品安全动态汇总,由中食安信汇总质检总局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欧盟
 
 
欧盟修订丙酸等在面包中的使用规定
        5月2日,欧盟发布委员会实施条例(EU)2016/683,修订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条例(EU)No1333/2008食品添加剂法规附件Ⅱ表格E中食品类别为07.1面包和面包卷中丙酸及丙酸盐的使用。
 
 
欧盟关注油脂及相关加工产品过程污染物
        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5月3日消息,因棕榈油以及其他植物油精炼过程使用甘油加工工艺,该工艺高温(约2000C)过程会产生缩水甘油脂肪酸酯类物质(GE)、3氯丙二醇(3-MCPD)和2氯丙二醇(2-MCPD),这些物质有致癌性;所以,EFSA对相关物质健康危害进行了评价。总的原则:普通暴露量情况下,缩水甘油脂类物质对年轻人危害较大,高暴露量情况下,缩水甘油脂类物质对所有人群均有危害。
 
 
欧盟批准修改油等的二噁英检测方法
        4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通报,欧盟委员会2015年6月29日发布的G/SPS/N/EU/135号通报提案现已经欧盟委员会2015年10月22日的第(EU)2015/1905号法规所批准,修改欧洲议会及理事会有关油、脂肪和其派生品ere二噁英(Dioxin)检测方法。
 
 
欧盟修订草脱净及硫氰酸钾最大残留限量相关规定
        4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通报,修改欧洲议会及理事会第(EC)396/2005号法规附件II、III及V有关某些产品内或表面草脱净(Atrazine)及硫氰酸钾最大残留限量,根据随后评议方提供的补充信息,G/SPS/N/EU/144.1号通报提案取消了氰酸钾物质。本法规于2016年10月13日起生效。
 
 
欧盟制定进口明胶等动物源性产品条例
        据欧盟网站消息,5月1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16/759实施条例,修订(EC)No 2074/2005法规,废止2003/812/EC决议,制定进口明胶、胶原蛋白、蛙腿、蜂蜜、蜗牛等动物源性产品条例。新条例自发布后第20日起生效。
 
 
欧盟修订多种作物中嘧菌酯的最大残留限量
        5月19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就修订多种作物中嘧菌酯的最大残留限量发布意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欧洲食品安全局做出如下修订:细叶芹中嘧菌酯的最大残留限量保持不变,仍为70ppm,亚麻籽、红花籽、琉璃苣籽中嘧菌酯的最大残留限量建议修改为0.4 ppm。
 
 
欧盟修订南瓜子中精吡氟禾草灵的最大残留限量
        5月24日,依据欧盟委员会法规(EC)No396/2005第6章的规定,奥地利提出要求修订精吡氟禾草灵在南瓜子中的MRL申请,并依据欧盟委员会法规(EC)No396/2005第8章的规定起草了1份评估报告提交欧洲食品安全局,根据评估结果,欧洲食品安全局做出如下修订:南瓜子中精吡氟禾草灵的建议最大残留限量为5ppm。
 
 
欧盟发布2014年活动物及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等报告
        欧洲食品安全局5月25日消息,欧盟于5月17日发布2014年活动物及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和其他物质监测报告。该报告总结了2014年收集的动物和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和其他物质的监测数据,28个欧盟成员国上报了73.69万个样品给欧盟委员会,目标样品的阳性率(0.37%)略高于前7年(2007-2013,0.25%-0.34%),与前7年相比,二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学元素(主要是金属)和真菌毒素的检出率有一定的增长,而禁用物质的检出率最低,其他物质已经超过8年没有显著变化。
美国
 
 
美国修订阿维菌素的残留限量要求
        5月2日,美国环保署发布最终条例,修订部分产品中阿维菌素(Abamectin)的残留限量要求,本条例于发布之日起生效,反对或有听证要求的按40CFR§178的说明在2016年7月1日前提交。部分限量要求如下:芹菜根部顶部和乳类中阿维菌素的残留限量分别为0.05mg/kg和0.015mg/kg。
 
 
美鲶鱼进口检验正式移交FSIS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5月2日消息,有关鲇形目鱼类(俗称鲶鱼)及其制品的进口检验把关工作,已经移交美国农业部(USDA)所属食品安全检查署(FSIS)。具体生效日期为2016年3月1日美国国内鲶鱼监管工作完成移交,2016年4月15日进口鲶鱼监管工作完成移交。
 
 
美国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
        5月2日,美国农业部向OIE紧急报告,4月26日,密苏里州(MISSOURI)的1家农场发生H5N1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属亚临床感染,涉及的易感动物有3.9万只火鸡,染病数量不详,所有易感动物已被销毁。诊断性质为实验室检验。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美国和加拿大签署协议相互认可彼此的食品安全体系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当地时间5月4日发布公告称,FDA已和加拿大食品检验署(CFIA)以及加拿大卫生部(HC)签署协议,相互承认彼此的食品安全体系。这是继2012年和新西兰签署类似协议后,美国第2次认可其他国家的食品安全体系。
 
 
美国修订精甲霜灵的残留限量
        5月4日,美国EPA发布最终条例,制定了精甲霜灵在油菜籽亚组20A中的残留限量为0.05mg/kg。本条例于发布之日起生效,反对或有听证要求的按40 CFR§178的说明在2016年7月5日前提交。
 
 
美国修订氟唑菌酰胺的残留限量
        5月5日,美国EPA发布最终条例,制定了氟唑菌酰胺在多种产品中的残留限量。具体限量如下:牛、山羊、马、绵羊的脂肪和肉副产品中氟唑菌酰胺的限量要求分别为0.06ppm和0.04ppm,蛋、奶、禽脂肪、禽肉、禽肉副产品中氟唑菌酰胺的限量要求均为0.01ppm。
 
 
美国冷冻食品染李斯特菌被召回
        光明日报5月8日消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日在其官网上发布紧急通知,因可能遭到李斯特菌感染,冷冻食品制造商CRF Frozen Foods公司紧急召回42个品牌、15款包装、产品数量高达358种的有机和非有机冷冻果蔬。
 
 
美国发布国家有机计划和有机畜禽规范最终条例
        5月2日,美国农业部(USDA)农产品销售局(AMS)发布通报,拟对国家有机计划(NOP)和有机畜禽规范中的有机畜禽生产要求部份进行修订。修订内容包括:增加有关牲畜屠宰前处理、运输和禽类生活条件的规定,扩大和澄清现行与牲畜保健规范和哺乳条件相关的要求。修订批准日期待定,通报评议时间截止2016年6月13日。
 
 
美加强兽药销售信息管理
        5月10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兽药信息管理规定”公告:修改兽药年度报告内容,要求兽药赞助商提交不同动物类别用兽药流通销售信息,确保主要兽药品种能够得到合理使用。新规定要求,所有兽药公司按照动物类别(如牛、猪、鸡、火鸡)提供预期销售兽药信息,并提供这些公司销售其他兽药的信息。
 
 
美国临时豁免进口大米等甲氧虫酰肼最大残留限量限制
        5月12日,美国发布通报,根据美国联邦杀虫剂、杀菌剂和灭鼠剂法令第18条,临时豁免大米和稻谷中甲氧虫酰肼最大残留限量限制,该豁免措施适用于国内生产和进口的大米,豁免时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
 
 
美家禽加工商将面临更严厉的病原体控制标准
        国际畜牧网5月17日消息,2016年7月1日起,美国农业部(USDA)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将针对家禽绞肉产品和鸡肉块产品实行新的、更为严厉的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控制标准。这部名为“家禽屠宰检验现代化”的法规,要求鸡肉块产品中沙门氏菌的控制标准为15.4%,要求弯曲杆菌的水平控制在7.7%。加工厂将有90天的时间对食品安全系统进行有效的改善,否则将会面临强制措施。
 
 
美发布《肉类、禽类、蛋品生产所用安全、合适配料》指令
        美FSIS网站5月24日消息,美国FSIS发布《肉类、禽类、蛋品生产所用安全、合适配料》指令(编号7120.1,第35次修正)。该指令向检验项目人员(IPP)提供肉类、禽类、蛋品生产所用相关物质更新列表。也列出了在线重新处理(OLR)和离线重新处理(OFLR)抗菌剂干预系统。
 
 
美国发布甜味剂标签标示新规定
        美国FDA于5月25日发布最终指导意见,针对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来自于蔗糖的甜味剂,不应再标注为“浓缩甘蔗汁”。美国FDA认为,“浓缩甘蔗汁”这一表述不确切并且会导致消费者误认为其是一种果蔬汁或来源于果蔬汁的成分。美国FDA建议生产甘蔗提取甜味剂的企业或生产含有该类甜味剂食品的企业,根据相关配料的真实属性进行标注,现有的标注为“浓缩甘蔗汁”的标签,可以修改为标注“糖”。
 
 
美研究发现婴儿配方奶粉中含有纳米成份原料
        5月25日《食品安全新闻》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在6款美国市售婴儿配方产品中均发现纳米成份原料。所检测6款产品分别是:2款嘉宝产品(Gerber Good Start Gentle,Gerber Good Start Soothe);1款美赞臣产品(Enfamil);2款雅培产品(Similac Advance OptiGRO(液体),Similac Advance OptiGRO(干粉)),以及1款“优势开端”(Well Beginnings Advantage)产品。
澳新
 
 
澳新修订地考喹酯等多种农兽药的最大残留限量
        5月3日,澳大利亚农兽药管理局发布2016年第9号公报,修订《澳新食品标准法典》第1.4.2章《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取消了芸薹属类蔬菜、结球甘蓝、花球类芸薹属中联苯菊酯,茄子、甜椒、番茄叶菜中双炔酰菌胺农兽残限量。新增的部分限量如下:鸡肉中地考喹酯的最大限量为0.5mg/kg,芹菜中联苯菊酯的最大限量为0.01mg/kg,棉籽中苯醚甲环唑的最大限量为0.05mg/kg。
加拿大
 
 
加拿大确定杀菌剂的最大残留限量
        5月3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通报,确定杀菌剂Mandestrobin的最大残留限量。葡萄干和油菜籽(作物亚组20A)中Mandestrobin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7.0ppm和0.5ppm。
 
 
加拿大确定部分食品中噻虫胺最大残留限量
        5月20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通报,确定噻虫胺在部分商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具体如下:茶叶、油菜叶菜类蔬菜(作物组5)和大米中噻虫胺的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70ppm、1.9ppm和0.01ppm。
韩国
 
 
韩国发布《食品添加剂法典》修订告示
        4月29日,韩国食品和药品安全部(MFDS)发布第2016-32号《食品添加剂法典》修订告示,其主要内容包括修订食品添加剂分类体系,修订总则及通用标准,新指定2种食品添加剂并修订46种添加剂的名称,修订成分规格及一般试验法,修订添加剂的使用标准等。
 
 
韩国将强制标示孕妇饮酒相关警示文字
        5月19日据韩媒报道,韩国保健福祉部称,2015年3月国会通过了《国民健康增进法》,规定酒类销售容器(酒瓶)上强制标示“孕期饮酒对胎儿健康有害”的警示文字,2016年9月3日即将实施,同时,还将强化青少年饮酒或饮酒有引起疾病危险的警示文字、推进媒体广告中加入警示语方案。据此,酒瓶上的警示文字时隔21年将被替换。
日本
 
 
日本召回25万袋冷冻蔬菜
        5月11日,据日媒报道,日本NITIREI冷冻食品大公司发表消息称,因部分美国产原料的冷冻蔬菜中混入李斯特菌,自主召回25万袋冷冻蔬菜。对象产品为赏味期限至2017年1月1日和2月17、18日的“健康土地的有机蔬菜-玉米粒”和“健康土地的有机蔬菜-什锦蔬菜”等商品。
 
 
日本修订相关国家进口食品监视指导计划
        5月1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生食输发0511第1号通知。在芬兰、俄罗斯、白俄罗斯生产的进口干浆果粉末干检出放射性物质超标。根据进口自主检查结果,对2012年3月29日食安输发0329第1号和食安检发0329第1号(2016年1月29日生食输发0129第1号更新)通知进行修订,将检查对象修订为:乌克兰、保加利亚、立陶宛、芬兰、俄罗斯、白俄罗斯进口的食品。
 
 
日本1学校校餐放射性物质超标
        新华社东京5月12日电,位于日本东京北部的枥木县1所小学的校餐11日被检出放射性铯超标,其中竹笋的放射性铯超标1倍以上。据日本媒体报道,枥木县宇都宫市11日宣布,该市一所小学10日为500多名学生提供了竹笋饭校餐。后经检测发现,竹笋的放射性铯含量达到每千克234贝克勒尔,而日本一般食品的放射性铯含量标准是不超过每千克100贝克勒尔。
台湾
 
 
台湾地区修订“农药残留容许量标准”
        5月9日,台湾地区“卫福部”发布部授食字第1051301360号公告,修订“农药残留容许量标准”第三条附表一、第六条附表五。修订主要内容:增修订阿巴汀(阿维菌素)等6种农药在40种果蔬及谷类等农产品的残留容许量,增列昙花为香辛植物及其他草木本植物。
 
 
台湾地区发布“中药材含二氧化硫、黄曲毒素限量基准”
        5月10日,台湾地区“卫福部”发布卫部中字第1051860702号令,制定药事法中有关中药材含二氧化硫、黄曲毒素限量基准,自2016年8月1日生效。主要内容:1.中药材含二氧化硫与黄曲毒素等异常物质依据本基准办理。2.牛膝、葛根、天麻等指定中药材含二氧化硫限量400ppm,指定外的限量150ppm。3.大腹皮、女贞子、山茱萸等指定品项中药材总黄曲毒素10ppb;黄曲毒素B1 5ppb。
 
 
台湾地区修订日本输入的特定食品随材料规定
        5月10日,台湾地区“食药署”发布FDA食字第1051301384号公告,修订“自日本输入的特定食品须检附辐射检测证明,并溯至2016年2月15日生效。主要是:修订2015年4月15日FDA食字第1041300613号公告的附件1“水产品货品分类号列表”的号列内容,删除1个,新增4个货品分类号列,但未对管制措施的实际范围进行变更。
 
 
台湾地区修订“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
        5月12日,台湾地区“卫福部”发布部授食字第1052000998号令,修订“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罚款裁罚标准”,依照受罚者违规次数、资力条件、工厂非法性等裁量因素,处以新台币6万至2亿罚款。共计9条内容,主要是:制定依据、裁罚范围、不同违规项的裁罚基准、成立裁罚案件审议小组成立机制、裁罚前应注意事项及施行日期。
 
 
台湾地区对太白粉和大麦的标示规定进行说明
        5月16日,台湾地区“食药署”发出FDA食字第1051301608号暨1051301170号函,对有关市售“太白粉”产品与“大麦”产品的标示规定进行说明。1.对“太白粉”标示规定的说明:依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的规定,食品内容物为两种以上混合物时,应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分别标示。2.对“大麦”标示规定的说明:食品的品名应使用CNS标准所定义的名称;无CNS标准者,可自定其名称。2017年1月1日起制造的产品应依本函释内容标示。
 
 
台湾地区禁止密苏里州禽肉及其产品输入
        5月10日,台湾地区“动植物防疫检疫局”发出防检二字第1051481593号公告,因美国密苏里州(Missouri)发生H5N1亚型低病原性禽流感(LPAI)病例,依据“家禽肉类之输入检疫条件”规定,自2016年5月1日起禁止该州禽肉及其产品输入。
 
 
台湾地区修订硫酸钙检验方法
        5月26日,台湾地区“食药署”发布部授食字第1051900854号公告,修订“食品添加物规格检验方法-硫酸钙”,即日生效。主要修订内容是:增列结构图、干燥减重、氟化物、硒及铅;修正分子式、分子量、含量、外观、鉴别、溶解度及含量测定;删除氯化物、碳酸盐、砷、重金属等。
香港
 
 
香港检出4个日本进口干冬菇样本含微量辐射
        4月29日,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在进口层面发现2个品牌共4个日本进口干冬菇样本含微量辐射。发言人表示,辐射检测结果显示,3个样本分别每公斤含6至10贝可的铯-134及37至64贝可的铯-137,另外1个样本则每公斤含40贝可的铯-137。上述产品并没有流入市面。中心正与有关进口商跟进事件。
 
 
香港禁止从意大利进口禽肉及禽类产品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5月3日宣布,因应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指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发生高致病性H7N7禽流感,中心即时禁止该区的禽肉及禽类产品(包括禽蛋)进口,以保障香港公众健康。中心发言人说,香港2016年1-3月从意大利进口约650公吨冷藏禽肉和2.4万只禽蛋。
 
 
香港检出油麦菜样本含有除害剂残余超标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5月6日称,中心通过日常抽查,发现1个油麦菜样本的除害剂残留超标。油麦菜中氯氟氰菊酯的限量标准为0.2mg/kg,而本次抽查的油麦菜中氯氟氰菊酯的检测结果为0.66 mg/kg。
 
 
香港禁止从印度进口禽肉及禽类产品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5月13日宣布,因应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印度卡纳塔克邦比德尔县发生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中心即时禁止该县的禽肉及禽类产品(包括禽蛋)进口,以保障本港公众健康。中心发言人说,香港去年全年及今年首3个月没有从印度进口禽肉或禽蛋。
其他国家
 
 
印度修订粮食制品等食品安全标准法规
       5月9日,印度食品安全与标准管理局(fssai)发布(食品标准及食品添加剂法规)修正案条例,修订2.4.6粮食制品和2.10.8包装饮用水的部分内容,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6年6月9日。具体如下:1.2.4.6粮食制品中增加生豆品种,要求生豆外来杂质最大为3%(重量百分比),其中无机物和动物源杂质最大为0.5%,其它需符合粮食制品的相关要求。2.修订2.10.8包装饮用水(不包括矿物质水)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标准,农残指标等。
 
 
印度修订谷物产品及辐照食品法规
        5月11日,印度食品安全与标准管理局修订了食品安全和标准(食品标准及食品添加剂)法规,在“规例2.4谷物和谷物产品”的有关规定中补充了麦芽提取物、乳酸、面包酵母、抗坏血酸、丙酸钙等7种产品的相应条款,明确规定了相关产品的品质、卫生、污染物及标签和包装的有关要求。
 
 
俄罗斯修订食品标签技术法规

        5月24日,俄罗斯联邦发布G/TBT/N/RUS/69通报,发布对俄罗斯海关联盟《食品产品标签技术法规》(TP TC022/2011)的第二号修订草案,规定了使用转基因生物获得的食品的标签附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