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权威】《食话实说》——说说营养标签里的减重“秘籍”

  • 日期:2025-04-30
  • 来源:山东市场监管
  • 阅读:1
  • 手机看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旨在帮助公众科学管理体重,预防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发生。而减重的核心在于精准控制热量与营养平衡,在追求健康体重的过程中,学会“读懂”食品营养标签,是科学减重的关键“秘籍”之一。


图片

一、营养标签的定义

图片
图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将营养标签定义为“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因此,食品营养标签既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成分、特征的有效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3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将代替《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新标准将于2027年3月16日实施,较之前的变化是涉及的强制标示内容中增加饱和脂肪(或饱和脂肪酸)和糖等多项内容。

图片



图片

二、看懂营养标签

图片
图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对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强制标示的内容包括“所有食品必须标注‘4+1’”,“4”代表着4种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1”指的是能量。为了更好得达到减重的目的、控制热量与营养平衡,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营养成分表中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一)关注能量摄入

能量指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产能营养素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能量的总和。

减重的关键是摄入的能量要少于消耗的热量,因此,我们要选择能量低的食品。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日推荐热量约1600-2400千卡(因性别、年龄、活动量而异,千卡,也称为大卡,是热量单位,等于1000卡路里(cal),即1千克水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因此,选择同类食品时,优先选能量更低的产品,但也需结合其他营养素综合判断。

目前市面上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上的能量值一般是以千焦(KJ)为单位,如果需要换成千卡,可以直接将千焦(KJ)值除以4.184。例如一盒牛奶的能量为每100mL 243千焦,若换算成千卡则为243KJ/4.184=58千卡,也就是说喝250mL的牛奶,总能量为2.5×58=145千卡。

随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的实施,部分食品在描述能量时,可能会使用“卡”“千卡”“卡路里”等文字进行说明,消费者在挑选食品时可留意查看。

(二)选择高蛋白质食品

蛋白质为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之一,它在维持人体健康和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蛋白质也能增强饱腹感,有效控制食欲。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18岁至65岁的女性和男性建议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分别是55g、65g,约250g鸡胸脯肉的量。常见的优质蛋白食品主要来源包括奶、蛋、肉、鱼、豆类等。

(三)降低脂肪摄入

在挑选低脂食品时,营养标签中的“脂肪含量”是关键指标。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每100克食品中脂肪含量≤3克(固体)或≤1.5g/100ml(液体)的食品可称为“低脂食品”,这是减重人群的重要选择依据。

同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中,将饱和脂肪(或饱和脂肪酸)也纳入强制标示内容中,随着标准的实施我们可以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的“饱和脂肪酸的供能比控制在10%以下”,作为选择依据。然而,仅仅关注脂肪和饱和脂肪(饱和脂肪酸)含量还不够,还需要结合以下几点策略:

1.关注脂肪类型: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鱼类或植物油,尽量不要选择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食品,如加工肉类、奶油制品等。

2.检查热量密度:低脂不等于低热量,有些低脂食品可能含有大量糖分或精制碳水化合物,导致热量过高。选择低脂同时热量适中的食品更有助于减重。

3.注意食品分量:营养标签通常以100克或每份为单位标注,实际摄入时需根据包装总量计算。例如,一袋200克的低脂饼干,脂肪含量可能达到6克,超出低脂标准。

(四)控制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指糖(单糖和双糖)、寡糖和多糖的总称,是提供能量的重要营养素。

选择低碳水的食品,优先选择含有膳食纤维的全谷类碳水的食品,不要只看“无糖”“宣传语”,还要看“营养成分表”,只有当碳水化合物(糖)≤0.5g/100g,才可标示“无糖食品”,碳水化合物(糖)≤5g/100g,才可标示“低糖食品”。如某外包部标示为“无添加蔗糖”的豆奶粉,虽蔗糖添加量为0,但配料表第二位就是麦芽糖,因此“无添加蔗糖”≠“无糖”,消费者选择时要仔细甄别。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合理选购食品

图片
图片

消费者购买食品时,除了查看商家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明以及生产企业信息、许可证号等标签标识信息外,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精准选择食品。不同人群按照自身需求,依据营养标签科学选择食品:对于减脂控制体重的人群,避免选择高热量的食品,可以选择无糖酸奶代替风味酸奶,选择魔芋面替代面条;对于需要控制体重同时又是高血压患者的人群,除了控制能量的摄入外,还需要关注钠含量;对于减脂增肌的人群,尽量选择高蛋白食品。

二是控制食物总量。低能量的食品,可以通过高纤维产生饱腹感,如冻干果蔬脆、燕麦片等,但如果过量摄入,会导致能量摄入总量过多,同时,会导致后续食量增加,达不到控制体重的效果,因此,一定要控制食物总量。

三是警惕非法添加。个别减肥奶茶、咖啡等产品中非法添加药物等非食用物质,如西布曲明、大黄等,食用了这类食品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购买。

四是合理搭配膳食。消费者可以参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的平衡膳食原则,将餐盘分成4部分,分别是谷薯类、动物性食物和富含蛋白质的大豆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其中,深色蔬菜每天占总体蔬菜摄入量的1/2以上,再食用一杯牛奶确保营养均衡。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