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原创】香港地区“全城减盐减糖”行动及措施简介

  • 日期:2021-09-28
  • 来源:中食安信
  • 阅读:1071
  • 手机看

钠和糖与健康有密切关系。膳食中吸取过多的钠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亦会增加患上致命性中风及冠心病的风险;而膳食中糖的摄取量是体重和蛀牙的决定性因素。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通过相关的风险评估研究、推行预先包装食物的营养标签,制订减少食物中糖及脂肪等业界指引等方法促进市民的健康饮食,并于2014年成立了降低香港食物中的钠和糖国际咨询委员会,致力降低香港地区食物中的钠和糖的含量;次年,设立「全城减盐减糖」Facebook专页,向市民和食品企业推广少盐及少糖的健康饮食习惯。

一、“减盐减糖”势在必行的原因

1、钠摄入过多的危害

香港地区一所大学进行的2个研究表明,香港地区成年人口每日的盐摄取量约为10g。另外,根据政府统计处2011至2012年度进行的调查,香港地区55岁或以上患有高血压的人口达34%。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的钠摄取量应少于2000mg,并且在2025年将人口平均盐摄取量降低30%。2g的钠等于5g的盐,因此,香港希望在2025年,香港地区人口平均盐摄取量降至7g,而长远来说则希望达至5g或更少的目标。

2、糖摄入过多的危害

食用游离糖(即是指包括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单糖和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会增加蛀牙的风险。从含有大量游离糖的食物和饮料中摄取多余能量还会导致体重不当增加,可能会导致超重和肥胖。根据香港卫生署2014年进行的调查,18岁至64岁的人口中有39%属超重或肥胖。香港卫生署发布的2011年口腔健康调查,显示5岁儿童组别中约半数的儿童曾患蛀牙。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和儿童的游离糖摄取量应减至每日能量总摄取量的10%以内。以每日摄取2000千卡能量的人为例,每日游离糖的摄取量应少于50g (即约10粒方糖)。另外,世界卫生组织还建议将游离糖摄取量进一步减至每日能量总摄取量的5%以内。

二、优先“减盐减糖”的食品类别

1、优先“减盐”的食品类别——酱油和调味料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酱油及调味料是香港地区人口摄取钠(盐)的主要来源。因此,中心会参考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国际咨询委员会(前称降低香港食物中的钠和糖国际咨询委员会)以及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委员会的意见,和国际间推动减低膳食中钠(盐)的经验,与业界商讨如何降低酱油及调味料的钠(盐)含量。

2、优先“减糖”的食品类别——汽水和果汁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汽水和果汁是香港地区儿童喜爱的饮料。但是这些饮品含有的糖分,除了增加过重、肥胖及蛀牙的机会外,只有很低的营养价值。因此,中心会参考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国际咨询委员会(前称降低香港食物中的钠和糖国际咨询委员会)以及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委员会的意见,和国际间推动减低膳食中糖的经验,与业界商讨如何降低汽水和果汁的糖含量。

三、“减盐减糖”措施——预先包装食品「盐╱糖」标签计划

降低食物中盐和糖委员会、食物及卫生局以及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共同推出自愿性质的预先包装食品「盐╱糖」标签计划,让消费者容易辨认「低盐低糖」的产品,从而作出有依据的决定,并希望通过计划鼓励业界提供更多「低盐低糖」的产品给消费者选择。

1、标签样式

一套四款:「低盐」、「无盐」、「低糖」、「无糖」。

三种语言表达方式:中文、英文、双语。

备有彩色和黑白版本。

例:双语

image.png

2、标示条件

凡符合《食物及药物(成分组合及卷标)规例》(第132W章)下「低盐」、「无盐」、「低糖」、「无糖」定义的预先包装食品,均可自愿标示上述标识。

image.png

3、标示原则

(1)自愿标示;

(2)可自行决定标签大小,但应足以令人清楚见到及易读;

(3)在食物包装的当眼位置印上或加上标签。

4、目前,参与预先包装食品「盐╱糖」标签计划的产品共计195个,涉及饼干、饮料、奶粉等产品。

关于“减盐减糖”,中国大陆的法规中也有体现。2021年9月26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征求意见稿)中,新增了强制标示警示语“儿童青少年谨慎选择高脂盐糖食品”的条款,同时增加了强制性标识内容糖的含量,由此可见,中国大陆对“减盐减糖”十分重视。本篇所介绍的香港地区“全城减盐减糖”行动及自愿性标识等措施对中国大陆“减盐减糖”政策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