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针对疫情一系列利好的消息不断传来,封城解禁,风险等级降低,复工复产,开心走出家门。人们关注的目光逐渐从病房转向职场。此时,人们面临的又是一种新的健康选择,那就是要尽快适应回归正常的生活方式。从宅起来转向动起来。由此,助力美形塑身的减肥降脂产品,保障体能需求的运动营养产品,将成为健康食品中的热宠。
疫情期间,专家提出,在膳食平衡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蛋白质甚至脂肪的摄入。这样的饮食方式加上长期宅在家中相对少动多睡的生活方式,结果一定会是全民体脂和体重的增加。走出家门的时节,应当正逢脱去厚装、展示身形的暖季,对于减肥降脂产品的需求将旺盛。2019年中国肥胖人口规模超2.5亿人,中国功能型瘦身食品市场规模达1945.3亿元,预计2023年增长至4020.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9%。一项调查显示,七成受访网民认为形体管理与健康相关,国民对于个人体重健康相关意识较强。而减肥食品的价值也早已不是单纯的降体重,而是健康营养的重要元素。可见,承载健康、支持美丽的减肥降脂食品会很红火。
疫情过后,运动的激情必将充分释放,促使更多的人疫后加入健身一族。值得一提的是,东京奥运会的延期,拉长了公众对于体育的关注,带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持续高涨。这些带给食品行业的就是运动食品的热卖。2019年有数据显示,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代餐食品消费占比接近五成,85%的消费者购买代餐的原因是健身。而蛋白粉、氨基酸和胶原类产品,以及蛋白棒等零食类产品和液体蛋白饮品等运动营养产品市场在未来五年左右,将达到200亿—300亿规模。目前中国运动人群大概有3.4亿—3.5亿人,但人均运动消费比欧美国家要低很多,运动营养的市场容量将不止千亿。运动营养产品将更多的走进线下渠道,成为大众化消费的健康食品。
当回归正常生活后,人们的消费会有两个变化,一是阶段性的购买欲望的释放,二是持续性的对于健康产品需求的增长。这两个变化,带来的必定是整个健康产业的利好。而利好的受益者有健康食品行业,精彩的亮点是助长美丽的减肥瘦身产品助长活力的运动营养食品。这两种顺应市场新需求的产品,将和疫情中备受关注的增强免疫力产品一起,拉动整个营养保健食品板块的消费权重提升。
看到利好是眼光,实现利好是行动,毫无疑问,作为可能受益的健康食品企业,应当及早布好渠道,为即将到来的高品质需求市场做好准备,而更加需要的是对未来自身成长方式的正确选择。遵纪守法,规范经营,改掉坏毛病,顺应新市场,一定是身处行业调整阶段的企业,在期待受益之时,首要也是必须的作为。否则,一切利好都是空谈。
当前,消费者对于健康产业和健康产品的信任指数有了增加,带给处于市场需求前沿企业的,就是推进健康产业提前启动的巨大责任。健康中国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看准并顺应这个大趋势,企业就会打造出自身惠己利他的小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