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每周热点食品资讯汇总(10月19日-10月25日)

  • 日期:2015-10-25
  • 来源:
  • 阅读:353258
  • 手机看
         根据“中食安信”微信平台发布的食安快讯内容,本文将最近一周发生的食品安全信息热点事件进行汇总以飨读者。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于19批次不合格食品情况的通告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抽检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水产及水产制品、肉及肉制品、豆及豆制品、茶叶及其相关制品、咖啡以及冷冻饮品等7类食品841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822批次,不合格样品19批次。其中,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87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占2.3%;调味品459批次,不合格样品10批次,占2.2%;水产及水产制品32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3.1%;肉及肉制品142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占1.4%;豆及豆制品样品16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6.3%;茶叶及其相关制品、咖啡样品59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占1.7%;冷冻饮品样品46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占4.3%。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流通环节是否允许销售河豚鱼有关问题的复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应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河豚鱼含有河豚毒素,尽管不同品种河豚毒素差异明显,但其食用安全风险均较大。河豚鱼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 “禁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撤销55个违法广告批准文号的通告 
          近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篡改广告审批内容进行违法宣传的14家生产企业(或证件持有者)涉及的15个产品55个广告批准文号,依法予以撤销或收回。
 
毕井泉:用“四个最严”推动食品安全城市创建 
         10月22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山东威海召开“两个创建”试点工作现场会,张高丽副总理对会议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汪洋副总理亲自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的极大关切,对“两个创建”的高度重视,对我们工作寄予的殷切希望。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关于印发《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暂行)》自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请认真遵照执行。《食品经营许可证》发放原则如下:一、原《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保健食品《食品卫生许可证》在有效期限内,许可证继续有效,不需要换发《食品经营许可证》。二、有下列情形的,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1.新申请从事食品经营活动。2.现行《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保健食品《食品卫生许可证》在有效期限内,由于许可事项发生变化,需要变更许可事项。3.现行《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保健食品《食品卫生许可证》在有效期限内,食品经营者自愿申请换证。4.现行《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保健食品《食品卫生许可证》有效期限届满,申请延续食品经营许可。
 
可口可乐被曝在华伪造环保数据 相关主管被刑拘 
           可口可乐瓶装厂伪造污水监测数据,逃避环保监管的消息已发酵几日。虽然可口可乐公司还未公布事发的具体原因,但是该事件已暴露出可口可乐公司在生产环节中存在污水监测甚至是环保管理上的漏洞。
 
“小西牛”早产奶被曝光 青海省食药监局公布处罚结果 
         21日,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关于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小西牛”)虚假标注产品生产日期案件查处情况,涉事企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假牛肉干生产许可证系伪造 打假人或获赔百万
          据山东省济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调查情况显示,打假人王杰购买“假牛肉干”的邹城百货,确已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在进货时向供货方索证索票,供货方提供的牛肉干生产许可证复印件的证照有效期显示至2016年,实际上,该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在2014年12月就已经因过期而被注销。所以,供货方济南天和隆糖酒茶副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给邹城百货的生产许可证复印件系伪造。对于赔偿数额,食品安全法中规定,像王杰这样购买假劣食品的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即王杰最高或将获赔100万元。
 
新食安法会激发职业打假井喷吗?
          新《食品安全法》引入“社会共治”原则。只要是客观有利于食品安全治理,就不会否定。新法一方面限制了某些低门槛的非涉及食品安全的职业打假行为,另一方面也间接为职业打假带来“红利”。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活跃着一批职业打假人,他们买来食品,不只是简单用来吃,而是对着包装袋看了又看,挑出毛病瑕疵,然后向商家或厂商索赔。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曾发布通报,自2014年3月以来,审理的相关案件中,八成是食品不达标的10倍索偿案件。而所有的打假案例中,食品药品是最受打假人“追捧”的。
 
金锣不到10个月三陷食品安全门 或失竞争砝码 
         金锣食品再陷“安全门”这不仅伤害了金锣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其市场份额也将随之受到影响,尤其是在与双汇、雨润之间的激烈竞争中,由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负面作用,很可能让金锣失去竞争砝码。
 
钟凯:大部分网络食品安全信息系谣言 
         10月22日,作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重点活动之一“食品安全校园行”的主要活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指导,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联合主办,由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独家赞助支持的“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来到武汉,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了“食品安全公开课”校园巡讲活动。活动中,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食品安全博士钟凯表示,现在网络上很多食品安全信息大部分是谣言和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