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原创】“十三五”期间,总书记食安金句

  • 日期:2021-02-26
  • 来源:中食安信
  • 阅读:39572
  • 手机看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21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推动食品安全高水平治理。”

——2021年2月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题记




201312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总书记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重要会议讲话,基层调研走访,外事活动现场,常常听到总书记把食品安全挂在嘴边。2017年年初,我心血来潮以《总书记说“食品安全”的那些事儿》为题,将上年度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讲话进行了摘录。此后一发而不可收,2017年《习近平总体国家观论述食品安全相关内容摘录》,2018年《食品安全掷地有声》以及2019年和2020年的《总书记食安金句》等接续出炉,恰好记录了“十三五”时期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从中大家也不难发现这五年的时代印记,以及国家领袖对人民群众真真切切的关注、关心与关爱。

2016年至2020年,正是我国顺利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五年,是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年。五年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也如期实现。在此,我把上述文章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编校,一并呈献给大家,希望可以作为一个小小的“数据库”或“工具箱”,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理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以下论述均来自权威央媒,因个人水平有限,故难免存在错误或疏漏,欢迎大家咬文嚼字,查缺补遗。

 


2016年




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和制度,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16128日新华社电,对食品安全作出重要指示

 

目前,中丹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加强政治引领和顶层设计,保持高层交往势头;对接发展战略,着力深化互联互通、绿色发展、低碳循环、医药食品等领域合作,打造更多旗舰合作项目。

——2016331日,在华盛顿会见丹麦首相拉斯穆森

 

中方愿同新方加强在贸易、投资、科研、食品安全等全产业链合作,构建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伙伴关系。

——2016419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新西兰总理约翰·基

 

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聚焦重大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民生问题,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给,让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更放心的食品药品。

——20165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其中不少环境问题影响甚至严重影响群众健康。老百姓长期呼吸污浊的空气、吃带有污染物的农产品、喝不干净的水,怎么会有健康的体魄?要贯彻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20168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要加强优势互补,继续实施好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加快推进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同澳方“北部大开发”计划对接,积极拓展能源资源、农牧业、食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更好实现互利双赢。希望澳方继续致力于为外资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这也符合澳方自身利益。要深入推进创新发展战略对接,扩大食品、农业、矿业、海洋科学等领域联合研发。

——201694日,在杭州会见在华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的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

 

当前,老百姓对农产品供给的最大关切是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这个问题多做文章。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

——20161214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垃圾焚烧能不能不有损健康、养老服务顺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相对于增长速度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这些问题更受人民群众关注。如果只实现了增长目标,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没有进展,即使到时候我们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同。

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统一性和权威性,充实基层监管力量。要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食品安全标准同国际标准对接。要保障各级食品安全监管所需经费,特别是检验检测经费。要完善食品造假行为定罪的司法解释,推动食品掺假使假行为入刑。所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到个人,并向社会公开处罚信息。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关系全国13亿多人“舌尖上的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严字当头,严谨标准、严格监管、严厉处罚、严肃问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统一性、权威性。要从满足普遍需求出发,促进餐饮业提高安全质量。

——20161221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时的讲话

 


2017年




“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这些年,党和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必须再接再厉,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要加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职业化检查员队伍,提高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

——201713日新华社电,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中国有信心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增长,在为中国人民带来更多实惠的同时,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包括瑞士在内的各国创造更多合作机会。瑞士在智能制造、金融保险、节能环保、电力、能源、食品、医药等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成为中国的创新战略伙伴。

——2017116日,在伯尔尼同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共同会见瑞士经济界代表

 

我国是乳业生产和消费大国,要下决心把乳业做强做优,生产出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高品质乳业产品,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业产业,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业品牌。食品安全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企业的品牌信誉非常重要,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既要有高标准,又要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尤其要一丝不苟抓好饲料、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努力让品牌深入人心、赢得市场。

——2017124日,考察位于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的旗帜婴儿乳品有限公司时的讲话

 

要以循环经济、节能环保、食品安全、农业科技、可再生能源利用、城镇化等领域为重点,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型合作,积极探讨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合作领域和方式。

——20175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丹麦首相拉斯穆森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从20157月起在北京等13个省区市开展为期两年的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办理了一大批公益诉讼案件,积累了丰富的案件样本,制度设计得到充分检验,正式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要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提供法律保障。

——523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要在抓好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的同时,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公共治安等各项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推出的每件民生实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2017621日至23日,在山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维护好、发展好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我们应当共同承担的历史责任。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核能、航空等传统领域合作,开拓农业食品、金融、可持续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把共同利益的蛋糕不断做大做好。

——201778日,在汉堡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和创新发展,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保障。要改革完善审评审批制度,激发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活力,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上市审评审批,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推动企业提高创新和研发能力,加快新药好药上市,满足临床用药急需。

——2017719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方赞赏文方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愿同文方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清真食品、农渔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

——2017913日,在人民大会堂同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举行会谈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201710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8年




不断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加快推动农业食品、医疗卫生、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金融等新兴领域合作。

——201819日,在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扎扎实实把民生工作做好。

——2018614日,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要把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来抓,对收入分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环境治理、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要结合群众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一批改革举措。

——2018920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要下更大气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和交通安全。

——2018121219日至21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重要讲话

 


2019年




要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力度,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顺畅、社会更和谐有序。

——2019115日至16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切实落实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面做好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1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返回途中,习近平临时下车,走进一家路边小餐馆,同店主和顾客热情交流,了解生意怎么样、食材哪里来、味道好不好,并祝他们生意兴隆。

——21日,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完善制度环境上,健全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普法工作。对食品、药品等领域的重大安全问题,要拿出治本措施,对违法者用重典,用法治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25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

——20193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20193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络,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完善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保证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20193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中法友谊源远流长。今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两国已经开展了许多战略性合作,还有很大合作空间。正如法国朋友所说,不登上埃菲尔铁塔,就看不到巴黎最美的风景。新形势下,我们应登高望远,面向未来,加强合作。我们要深化核能、航空航天、农业食品、医疗卫生、汽车制造等传统领域合作,加快推动绿色制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金融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加强气候变化合作,全面落实《巴黎协定》,推动今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取得积极成果,为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谋福祉。

——2019326日,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的讲话

 

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全面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集中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着力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防范重特大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9417日,听取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2019522日,听取江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2020年




从过去物资稀缺到今天物产丰富,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连年改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是事关民生的大事。有关部门要做好工作,确保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充裕,质量安全可靠,让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2020120日,春节前夕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要确保主副食品生产、流通、供应,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要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积极组织蔬菜等副食品生产,加强物资调配和市场供应,采取措施保证运送生活必需品的车辆顺利通行。

——20202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

 

疫情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再叠加物价上涨因素,部分群众基本生活面临的困难可能增多。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副食品供应。

——20202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2020225日新华社电,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要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稳价,抓紧组织好春管春播,加快把支农政策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气象灾害防范。

——2020327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的讲话

 

要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加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继续做好猪肉、果蔬等副食品生产流通组织,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202048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的讲话

 

我国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要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稳价,夯实农业基础。

——2020417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的讲话

 

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2020522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我们前段时间连年丰收,卖粮难、粮价问题也随之出现。我当时说,这都是粮食充裕中的问题,大前提、大方向是对的。对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疫情之下,习近平总书记感触颇深:“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2020523日,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的讲话

 

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2020811日新华社电,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期间,来到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走进厨房、储藏间,察看学生餐营养搭配和食品安全。习近平对同学们说,你们今天是小树苗,将来要长成参天大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你们身上实现。希望同学们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好好学习知识和本领,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指出,要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参与市场竞争和应对灾害能力。

——2020916日至18日,在湖南考察期间的讲话

 

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202010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不断提升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11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展望“十四五”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期间仍心系食品安全问题。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把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抓实抓好,尤其要落实防疫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百姓过年安心、放心、舒心。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第十三部分“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中提出“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的新要求。

2021年两会召开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将如约而至,食品安全领域也将持续向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