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权健引出的问题:什么是直销和传销?

  • 日期:2018-12-29
  •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 阅读:353989
  • 手机看

4岁小女孩周洋之死曝光之后,全国人民对权健骂声一片。但是,民众的骂声再凶,并不会对权健的业务带来丝毫影响。权健的命运何去何从,完全取决于监管的态度。

这并非权健第一次遭遇危机。2004年成立以来,权健就一直被人质疑是一家传销公司,但是公司每次都以官方颁发的直销牌照作为挡箭牌,将自己描述为一家直销公司。

众所周知,我国对于传销是明令禁止的,而直销行业则可以合法经营,因此,权健到底是直销还是传销,这一定位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生死。

最近几天,保健帝国权健集团被指涉嫌虚假宣传、传销等诸多问题。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现已全线下架权健商品。

那么,到底什么是直销,什么是传销呢? 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两份重要文件,一份是《直销管理条例》,一份是《禁止传销条例》,对于直销和传销分别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直销的好处在于没有传统的批发和零售商,厂家和消费者之间减少中间环节,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轻厂家和消费者的成本,因此被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所许可。

那么何为传销呢?国务院的条例列出了三种行为,如果有这三种行为之一,就属于传销。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不难看出,直销和传销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直销人员的收入来自向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而传销人员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发展下线,前者是一种真实销售行为,而后者只是一种金字塔式的骗局。

12月27日,天津市武清区权健总部附近森淼道上的小店,店内售卖权健火疗毛巾和其他权健产品。| 图:视觉中国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直销和传销往往很难绝对区分开,尤其是多层直销和传销之间,更是十分相似,这就使得我国的很多直销企业游走在灰色地带。加之销售模式并不公开,因此很多公司到底是直销还是传销,公众只能凭感觉来猜测,真相如何只有监管部门能够最终认定。

从很多网友爆料的权健销售模式来看——入会者花费7500元可以获得发展团队的资格,团队发展到一定规模可以获得返利等等。如果属实的话,这和国务院认定的传销行为已经完全符合。

由于以发展下线获得回报作为诱饵,和直销模式相比,传销能够获得更加高速的发展。如果权健以直销之名行传销之实,造成的社会危害比那些纯粹的传销公司更大,因为政府颁发的直销牌照反而成为公司的保护伞,使得权健能够披着合法的外衣高速发展。

从2013年获得直销牌照开始,权健就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全国数十家直销公司中,权健最近连续多年排名内资企业第一,仅仅用了10几年就成为年收入200亿元左右的公司,公司创始人束昱辉更是表示要在未来5年内让营业额达到5000亿元。

权健的“成功”,一半来自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和无知,一半来自其游走在直传销边缘的销售模式。国内老年人对于保健和医疗有着巨大需求,但是相关知识却几乎为零,尤其偏爱一些号称有特殊疗效的三无产品。如果再配上经过专业培训的巧舌如簧的直(传)销人员,这些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几乎毫无抵抗力,只能心甘情愿缴纳高额智商税,养活一大批无良商家。国内保健品市场高达3000亿元的规模,很大程度上来自老人和弱势群体的血汗钱。

随着权健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监管部门也开始介入,天津市委已经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权健,国家市场监管局也表示关注到舆情。如果权健最终被证实无辜,这次调查正好可以还这家公司多年来的一个清白。但如果网民们反映的事情属实,权健最终的命运如何,将取决于监管层对于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第一,权健是否从事了传销,如果是,按照国务院《禁止传销条例》,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

第二,权健的直销行为是否违规,比如大量销售不在直销范围内的产品等,如果存在违规,是否应该取消权健的直销牌照?

第三,权健宣称的各种产品功效是否存在夸大行为?如果存在夸大,应该给予怎样的处罚?

监管层如果能够公正客观处理,权健的销售模式被清理,产品神话被揭露,那么权健“成功”的两大法宝都将遭遇重挫。随着最近舆情升级,国内电商平台已经下架了权健的产品,如果监管层再出重拳,“权健帝国”的崩盘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当然,对于权健而言,这并不是公司发展历史上的首次负面事件,以前也都屡屡有惊无险。如果监管部门不能强势出手,那么这次顶多也就是一个刷屏几天的热点事件,等到新闻热度消失,权健还是那个权健。魏则西事件之后,全国人民对莆田系医院口诛笔伐,热度更甚于权健事件,但是时至今日,有几家莆田系医院因为魏则西事件而倒闭?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如果只是打击一些小型的传销公司,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比如传销之乡广西,相关部门对于传销一直保持高压状态,仅仅今年就查处传销案件1000多件。但对于一些已经进化成“商业帝国”的公司,当他们已经开始成为重要的就业和税收来源时,地方政府的心态就会复杂很多。比如天津就是一个直销友好型城市,权健和天狮这两大直销双雄同时诞生于此,可能也并非偶然。此次权健事件最终何去何从,对于天津也是一大考验。

这一次监管层如何处理,不仅事关那个无辜的4岁小女孩周洋,也不仅事关权健,更事关我国混乱多年的保健品市场,以及这个市场背后无数个无知且可怜可叹的老人和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