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治理新闻通气会召开,会上通报了浙江省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治理情况,发布了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治理十大典型案件以及保健食品消费欺诈“六大新套路”。
杭州查处浙江某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健食品传销案
温州查处温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销售非法添加“醋酸泼尼松”百草康风茶案
金华查处唐某等人生产、销售含酚酞酵素食品案
宁波查处江北某养生馆销售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案
杭州查处杭州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网络直播虚假宣传案
台州温岭查处卢某书等人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嘉兴嘉善查处“4·06”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湖州南浔查处“美妆护肤爆品折扣店”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台州玉环查处云南某延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临海查处詹某珍等人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保健食品消费欺诈“六大新套路”↓↓认清这些套路,别再上钩啦!
套路一
假借科普,实则推销
利用“最高技术成果转化”“最新科学研究表明”“研发团队艰苦攻关”“国外权威数据显示”等“伪科普”内容,大肆宣传“栓清酶”“牛初乳”“氨糖”“硒”“小分子蛋白肽”等新概念,声称相关产品具有“溶解血栓”“调节血脂”“逆转衰老”“消除疲劳”“降血糖”“抗菌”“防治飞蚊症”等多重功效。
这些看似高深晦涩的专业名词、“百病可治”的产品功效,实际上是商家为包装产品、增加销量自行编造、东拼西凑的内容,往往没有科学依据。
消费提示
套路二
直播带货,吹嘘功效。
网络达人、主播通过电商平台直播营销带货时,在无法提供证明材料情况下,使用“排毒养颜”“预防斑秃”“调理肠胃”“提高免疫力”“维持健康视力”“缓解皮肤老化”“加速胶原蛋白的合成速度”等表述,对“鱼油”“纤体热控丸”“胶原大蛋白肽精华粉”等产品性能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从而直击90后以及“Z世代”消费群体的“养生焦虑”。
有的还引导“老铁们”转入其他社交软件平台进行交易,从而实现瞒天过海的目的。
消费提示
套路三
“微商”产品,质量难保
利用微信、贴吧、小红书等网络社交平台发布信息,推介售卖“减肥咖啡”“溶脂奶片”“星空咖啡”“天江战狼”“速溶咖啡固体饮料”“纤盈复合植物压片果糖”等减肥、壮阳类产品。然后通过快递物流形式将产品邮寄到购买者手上,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多地。有的商家为了进一步打开销路,还会陆续发展多个二级、三级代理商。
实际上,这些产品大多来源繁杂,有的甚至是夫妻俩在家中私自制售、非法添加西布曲明、他达拉非等成分的“三无”产品。
消费提示
套路四
冒牌专家,夸大病情
虚构“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名医专家协会会员”“国际顶尖医学博士”等头衔身份开展体检义诊,并将简单的体检仪器包装成高科技分析仪。针对消费者的病情“量身定做”营销方案,编造身患“癌症”等疾病概率以及其他身体问题,制造高度紧张的恐慌气氛,随后给老人灌输其推销的产品对“癌症”等疾病有预防和治疗效果,从而达到“欺诈消费”、趁火打劫的目的。
消费提示
套路五
虚假宣传,借“疫”生财
为获取竞争优势、提高产品销量,商家根据网络收集的素材资料,自行编写“全家吃核酸,远离德尔塔”“吃核酸增强免疫力,细胞活跃身体健康,免疫力好,百毒不侵”“在新冠病毒防治中有重要作用”等文字内容,并配用“XX胶囊”等产品的照片。
联系多名消费者到店内“开会”,观看事先制作好的产品宣传资料。实际上,相关产品的生产原料为绿豆、赤小豆、豇豆、黑豆等,主要保健功能为免疫调节。
消费提示
套路六
藏身小店,隐蔽销售
在百货商行、艾灸馆、养生馆、夫妻用品店、计生用品店等相对隐蔽场所,对外销售“百草康风茶”“第十五代蚁力神”“炮王”“绝对男人”“虎虎生威胶囊”等声称调理痛风、壮阳、提高免疫力的“保健食品”。
经技术机构检验,这些产品中大多检出了醋酸泼尼松、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成分。有的商家所售产品甚至是从走街串巷推销、不留联系方式、只用现金交易的供货人员处购入。
消费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