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为做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经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商各有关部门、食品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我委拟定了《2017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7年10月15日前将意见书面反馈我委食品司。
传真:010-68792408
附件:2017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征求意见稿)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7年9月28日
附件 2017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征求意见稿)
| 序号 | 建议项目名称 | 制定/修订 | 建议承担单位 | 
| 通用标准(1项) | |||
| 1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 | 修订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家粮食局、武汉轻工业大学 | 
| 食品产品标准(8项) | |||
| 2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GB 16740-2014) | 修订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保健协会 | 
| 3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制乳》(GB 25191-2010) | 修订 |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卫生计生监督局 | 
| 4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GB 19302-2010) | 修订 |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5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GB 11674-2010) | 修订 | 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 6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GB 19646-2010) | 修订 | 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 
| 7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 (GB 19644-2010) | 修订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 8 | 酒酿 | 制定 | 江苏省卫生监督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 9 | 茶及代茶制品 | 制定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 特殊膳食食品标准(5项) | |||
| 10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GB 10770-2010) | 修订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家加工食品质量检验中心(广东) | 
| 11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 10769-2010) | 修订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家加工食品质量检验中心(广东) | 
| 12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辅食营养补充品》(GB 22570-2014) | 修订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 13 | 老年人群集体供餐单位营养操作指南 | 制定 |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 
| 14 | 肾病全营养配方食品 | 制定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20项) | |||
| 15 | 食品添加剂 柑橘黄 | 制定 |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 16 | 食品添加剂 桑椹红 | 制定 |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 17 | 食品添加剂 DL-丙氨酸 | 制定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 
| 18 | 食品添加剂 L-苏氨酸 | 制定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 
| 19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β-环状糊精》 (GB 1886.180-2016) | 修订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 
| 20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焦磷酸二氢二钠》(GB 25567-2010)等15项磷酸盐标准 | 修订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 21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钛》(GB 25577-2010) | 修订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 22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铝铵》(GB 25592-2010) | 修订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 23 | 食品添加剂 葡萄糖酸钠 | 制定 | 江西省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 24 | 食品添加剂 α-环状糊精 | 制定 |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 | 
| 25 | 食品添加剂 γ-环状糊精 | 制定 |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 | 
| 26 | 食品添加剂 索马甜 | 制定 | 华东理工大学、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 27 | 食品添加剂 五碳双缩醛 | 制定 | 江西省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 
| 28 | 食品添加剂 氧化亚氮 | 制定 | 江西省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 
| 29 | 食品添加剂 焦磷酸一氢三钠 | 制定 | 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 | 
| 30 | 食品添加剂 聚偏磷酸钾 | 制定 |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 | 
| 31 | 食品添加剂 叶绿素铜 | 制定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 
| 32 | 食品添加剂 3-[(4-氨基-2,2-二氧-1H-2,1,3-苯并噻二嗪-5-基)氧]-2,2-二甲 | 制定 | 上海香料研究所 | 
| 33 | 食品添加剂 4-氨基-5,6-二甲基噻吩并[2,3-d]嘧啶-2(1H)-酮盐酸盐 | 制定 | 上海香料研究所 | 
| 34 | 食品添加剂 酸式焦磷酸钙 | 制定 |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江苏省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 | 
| 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10项) | |||
| 35 | 食品营养强化剂 柠檬酸锰 | 制定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 36 | 食品营养强化剂 碳酸锰 | 制定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 37 | 食品营养强化剂 碳酸铜 | 制定 |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 38 | 食品营养强化剂 氯化铬 | 制定 |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 39 | 食品营养强化剂 柠檬酸铜 | 制定 | 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 
| 40 | 食品营养强化剂 硒酸钠 | 制定 | 江西省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 
| 41 | 食品营养强化剂 氯化锰 | 制定 | 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 | 
| 42 | 食品营养强化剂 甘油磷酸钙 | 制定 | 上海市食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管理协会 | 
| 43 | 食品营养强化剂 L-抗坏血酸钾 | 制定 | 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卫生计生监督局 | 
| 44 | 食品营养强化剂 钼酸钠 | 制定 | 华东理工大学 | 
| 食品相关产品标准(5项) | |||
| 45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 (GB 31604.1-2015) | 修订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 46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GB 4806.9-2016) | 修订 | 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 47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7-2016) | 修订 |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北京市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48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和制品》 (GB 4806.8-2016) | 修订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 
| 49 | 食品接触用玻璃纸 | 制定 | 北京市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所、常州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山东省造纸行业协会 | 
| 生产经营规范标准(8项) | |||
| 50 |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GB 17405-1998) | 修订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保健协会 | 
| 51 | 食品冷链卫生规范 | 制定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商业联合会 | 
| 52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2693-2010) | 修订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 | 
| 53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GB 23790-2010) | 修订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 
| 54 | 畜禽副产品加工卫生规范 | 制定 | 中国肉类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 | 
| 55 | 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 制定 |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 56 | 复合调味料生产卫生规范 | 制定 | 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 
| 57 | 淀粉制品生产卫生规范 | 制定 | 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 理化检验方法标准(20项) | |||
| 58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胆碱的测定》 (GB 5413.20-2013) | 修订 |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所)、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 
| 59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泛酸的测定》(GB 5009.210-2016) | 修订 |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 
| 60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生物素的测定》(GB 5009.259-2016) | 修订 | 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 
| 61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 5009.154-2016) | 修订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 
| 62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 (GB 5009.89-2016) | 修订 | 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 63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叶酸的测定》(GB 5009.211-2014) | 修订 |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 
| 64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肌醇的测定》(GB 5009.270-2016) | 修订 | 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 
| 65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GB 5009.34-2016) | 修订 | 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 
| 66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 5009.17-2014) | 修订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食品检验所 | 
| 67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GB 5009.265-2016) | 修订 |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68 | 食品中酵母β-葡聚糖的测定 | 制定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山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 69 | 食品中色氨酸的测定 | 制定 | 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 
| 70 | 食品中喹啉黄的测定 | 制定 | 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山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 71 | 食品中香兰素、甲基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香豆素的测定 | 制定 |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 72 | 食品中胭脂树橙的测定 | 制定 |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 73 | 食品中乙氧基喹啉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 制定 | 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江西省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 
| 74 |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5-亚乙基-2-降冰片烯迁移量的测定 | 制定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 
| 75 |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 制定 | 常州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 76 | 食品中三价铬和六价铬的测定 | 制定 | 江西省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 77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毒性当量的测定》(GB 5009.205-2013) | 修订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 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2项) | |||
| 78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2-2016) | 修订 | 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 
| 79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商业无菌检验》 (GB 4789.26-2013) | 修订 |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龙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 毒理学评价程序标准(1项) | |||
| 80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哺乳动物体内碱性彗星实验 | 制定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