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行业】进博会释放乳业新信号 中外资乳企持续对垒

  • 日期:2020-11-15
  • 来源:中国经营报
  • 阅读:266519
  • 手机看

副本_副本_未命名_自定义px_2020-11-10-0.jpg

一年一度的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外乳企角力的窗口。

11月5日~10日,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据了解,世界排名前8的境外乳制品企业中有6家参展,而在食品展区参展的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中,与乳业相关的约占1/3。

“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把进博会做成了品牌宣传和树立良好品牌国际形象的平台。”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记者注意到,本次参会企业有不少老面孔,澳优、伊利、达能、雀巢等乳业携带数百款新品“三刷”进博会,进行竞争产品的比拼和实力的较量。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参会乳业带来的新品更多体现专业营养的行业趋势。宋亮认为,随着专业营养趋势的发展,乳业资源争夺将会进一步加剧。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乳业进阶的武器。”宋亮认为,奶粉行业需要不断在产品、技术、营销等层面创新。在今年推出的新品中不管是达能、雀巢,还是伊利、澳优均将科研成果与现代化技术服务展示放在了首位。

业内专家认为,后疫情时代,发力专业营养、科技创新赋能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尽管全球依然处于新冠疫情的笼罩之中,但各大乳企在后疫情时代加码的决心不容忽视。除了中国乳业巨头持续发力国内市场,外资品牌更是加注看好中国市场,中外乳企争夺形势进一步加剧。

聚焦专业营养领域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参会的乳企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奶粉品类。“此次进博会中,很多企业推出的产品重心都放在专业食品领域,大方向上从基础的婴儿配方奶粉转向专业营养。”宋亮表示。

记者注意到,本次进博会中澳优推出了澳洲首款骆驼成人奶粉,包括Oz Farm 100%纯骆驼奶粉和Oz Farm益生菌配方骆驼奶粉;针对成年人澳优推出了鼻炎和妇科益生菌,针对妈妈的有机奶粉以及特殊配方奶粉也首次亮相。

澳优方面向记者表示,“澳优一方面要做好牛奶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另外要在细分市场中谋求突破,从羊奶粉到有机奶粉到营养品进一步布局。”

与此同时,外资乳企也在专业营养领域不断深挖。此次,达能有近50款中国市场的新产品亮相进博会,涉及婴幼儿奶粉、成人奶粉、特殊功能奶粉、成人营养品等不同品类;雀巢将提高免疫力的高端低敏膳食补充剂Pure带到世博会。

值得注意的是,乳企发力专业营养领域也预示着乳业资源争夺战会持续加剧。“各大品牌将自己海外业务的核心产品带到了进博会,也释放了接下来企业会持续加强组织海外资源的信号。”宋亮认为。

记者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乳业巨头开始将目光瞄向海外资源。

早在2014年,伊利就在新西兰南岛建立了大洋洲生产基地,覆盖科研、生产、深加工、包装等多个领域,总体投资额高达30亿元。据了解,金领冠奶粉就是该生产基地的研发项目。

与此同时,另一家巨头蒙牛也在加快“走出去”步伐,形成了完善的海外产业链。据了解,目前蒙牛在中国、大洋洲和东南亚已经建立了42个生产基地,年产能超 1000万吨。

“乳企应该提升整体竞争力,快速把国内外的产业链融合在一起,将海外的科研技术、品牌、资源等反哺国内,这是乳企接下来发力的重点。”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科技创新成行业趋势

记者注意到,今年很多参会乳企的新品将科研成果与现代化技术服务展示放在了首位。背后传达的则是企业未来更需要比拼创新驱动市场持续增长的实力。

其中,澳优为了便于不在现场的消费者参观,推出了VR展。对于科研创新如何应用于产品当中,澳优方面向记者表示,澳优针对产品科研创新持续加大投入,未来将联合全球科研力量,不断升级公司的基础研发能力。

除了澳优之外,达能在进博会上展示了双码追溯系统、黄金便便解码器等数字化黑科技。据了解,达能的双码追溯系统运用了区块链、序列化以及聚合技术,实现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独特的“双码追溯”。

而伊利方面很早就制定了“数字伊利”的战略,搭建智能化透明工厂、开发数字化牧业管理系统,已建立了从牧场到工厂到终端的全产业链数字化生态系统。

除此之外,惠氏营养品宣布大中华区总部在上海成立,将设立营养科学、人才培养、全球跨境电商总部、客户服务、物流五个中心。在母婴营养品领域,惠氏将开展对母乳奥秘、人类早期大脑发育、婴儿特殊营养需求、孕产妇营养支持相关研究。

“企业进一步加大了对基础营养研发的决心,有些产品应用了很多新的营养元素,特别是婴儿配方奶粉中添加了一些新的营养元素,像HMO。以技术研发为基础,加快产品品类转型是接下来乳企重点要做的。”宋亮认为。

中外资乳企持续对垒

记者注意到,除了伊利、蒙牛、澳优等,今年参会的外资乳企更多。如达能、惠氏、恒天然等,不仅携诸多新品亮相,更是发布了最新战略计划,展示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也预示着中资乳企和外资乳企的争夺将进一步加剧。

朱丹蓬向记者表示,“随着国产乳业的崛起,预计未来三年,中外奶粉阵营会进入比较胶着的持久战,整个行业会进入更加规范专业的后乳业时代,这对于消费端应该是利好的。”

记者注意到,国产乳业在全球乳业上的位置越来越不容忽视。此次伊利携旗下液态奶、奶粉、酸奶等九大产品亮相。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上个月结束的伊利2020年领导力峰会上,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正式发布2025年挺进“全球乳业三强” 的中期目标及2030年实现“全球乳业第一”的长期战略目标。

作为“后起之秀”,澳优乳业今年是第三次参加进博会。对于接下来澳优的战略部署,澳优方表示,“未来澳优将紧盯价值原点,精耕存量市场,将细分推为主流,从婴配走向全家;发力有机和高端牛奶粉;稳步布局营养品业务,更好地服务顾客营养需求。”

可以注意到,进博会不仅为国产乳业构建了展示实力的平台,也是众多外资乳企加码国内市场的良机恒天然大中华区代理首席执行官周德汉向媒体表示,恒天然已经针对中国市场展开布局,大中华区作为独立的一个区域是在恒天然管理团队中明确列席的。

“从参会乳企的重视程度来看,中外资乳企接下来的争夺战会持续进行。”朱丹蓬认为,整个国产乳业崛起之后,外资企业备感压力。如何去夯实外资乳企的原有市场,保证市场份额以及产品的渗透率是很多外资乳企巨头面前的难题。

“归根到底还是要走多品牌、多品类、多渠道、多场景、多消费人群的战略。以差异化产品、高端化产品以及特殊类产品为主,这样会使他们抗风险能力、市场渗透率以及消费者黏性等得到进一步提升。”朱丹蓬进一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