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毕井泉昨日在报告中透露,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正在修订,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和功能目录管理办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学校食堂与外购学生集中用餐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等配套规章制度也在加快修订。
16省份出台小作坊摊贩地方法规
昨日上午,毕井泉受国务院委托,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研究处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反馈报告。
报告提到,食药监总局牵头组织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正在审议,主要从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强化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实施最严格监管,创新监管方式,推进社会共治等方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
农业部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加快推进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出台,组织修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已有16个省份出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其他省份正在抓紧推进。
保健食品原料、功能将出目录
报告显示,食品安全法配套的规章制度在加快出台,比如今年出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目录》等。
毕井泉提到,正在加快制订修订《食品标识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考核办法》、《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进口食品口岸检验监督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制度。最高法院正在抓紧研究完善食品安全法相关的司法解释。
同时,国家食品安全中长期战略规划也在编制,力争通过5至15年努力,基本形成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根据《“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农业部正在编制《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十三五”国家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发展规划》,卫生计生委正在编制《国民营养计划》,科技部正在编制《“十三五”食品药品安全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整合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
毕井泉表示,国务院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正在编制《全国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建设规划(2016—2020年)》,拟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开展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工作,支持“相邻若干个县整合资源共建共用一个检验机构(区域性检验中心)”和“整合一个县内不同部门检验资源,建设一个统一检验机构(一般检验机构)”两种整合方式。
根据报告,首批试点共确定30个试点项目,第二批试点确定182个试点项目,目前已下达205个试点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15.7亿元。
此外,食药监总局正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社会检验检测资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