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原创】GB 28050-2025新规解读:饱和脂肪标示的关键细节与合规指引

  • 日期:2025-11-27
  • 来源:中食安信
  • 阅读:11
  • 手机看

近日,上海市某企业在提前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过程中,对其中关于“饱和脂肪”标示的具体操作提出了疑问,并致函相关部门寻求指导。该问题涉及检测数据如何转换、折算系数是否通用等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营养标签标示的准确性与合规性。

企业疑问聚焦:检测数据如何转换为标签标示?

企业在来信中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

1.若企业在营养标签中标注饱和脂肪,检测报告中“饱和脂肪酸”是否必须折算为“饱和脂肪”后再标示?

2.GB 28050-2025问答示例中的折算系数是否普遍适用?

官方回复明确:必须折算,系数非固定。

1.必须进行折算

根据GB 28050-2025问答第二十三项,当营养成分表中以饱和脂肪酸进行标示时,应将其含量折算为饱和脂肪后再计算NRV%。

2.折算系数非固定,需依实际组成计算

回复中明确指出,示例中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酸的折算仅适用于该特定产品,并不作为一个普遍适用的固定系数。具体食品中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酸的折算应根据食品中实际的饱和脂肪酸组成,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 5009.168-2016)附录D中的转化系数进行计算。

总结

1.营养标签中是否必须标示“饱和脂肪”?

根据GB 28050-2025营养标签中标示“饱和脂肪"或者"饱和脂肪酸"均可。鉴于GB 28050附录A只提供了“饱和脂肪”的NRV值,没有给出“饱和脂肪酸”的NRV值,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企业在营养标签上直接标示“饱和脂肪”更便捷。

2.“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酸”是如何检测和折算的?

“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酸”是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 5009.168-2016)规定的方法检测。根据GB 5009.168,检测机构可以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定每一类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并参考该标准附录D中脂肪酸甲酯、脂肪酸和脂肪酸甘油三酯之间的转化系数,将每一类饱和脂肪酸甲酯分别折算为对应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与饱和脂肪含量,最终分别加和得到总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总饱和脂肪含量。

3.检测报告出具的是“饱和脂肪酸”结果,企业能自行折算成“饱和脂肪”的含量吗?

由于每一类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的折算系数不一样,在不知道食品中每一类具体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情况下,无法准确地将“饱和脂肪酸”自行折算为“饱和脂肪”。因此检测报告中若是只提供饱和脂肪酸含量,企业将无法准确自行折算为饱和脂肪的含量。

总之,在营养标签上建议企业直接标示为“饱和脂肪",要求检测机构直接出具折算后的“饱和脂肪”检测数据以确保营养标签标示的准确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