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原创】跨境保健食品是否可宣传保健功能?这个案例告诉你!

  • 日期:2025-01-09
  • 来源:中食安信
  • 阅读:135
  • 手机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消费者有更多的机会采购来自全球各地的食品,其中不乏具有各种诱人功能的保健食品。那么跨境平台销售的保健食品是否可宣传保健功能呢?我们通过下面的案例来了解。

2022年,江苏某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广告监测过程中发现,苏州某商务公司在某电商平台通过跨境电商方式销售辅酶Q10、褪黑素、精氨酸等7款商品,宣称其有改善睡眠、缓解体力疲劳等作用,当事人对其宣传内容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调查确认,上述食品均未在国内进行保健食品注册或备案,视为普通商品,对其处罚20万。

案例中出现的食品都是国内比较常见的保健食品,但从监管部门的处罚信息来看,即便是大众认知的保健食品,也不可通过跨境方式直接作为保健食品进行售卖或宣传保健功能。广东、上海等多个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也明确回复,跨境进口的保健食品如果没有在国内取得保健食品注册或备案凭证,不可声称保健功能,将被认定为普通食品。天猫国际制定的《保健行业虚假宣传违规解读》中也明确指出:跨境的功效性食品未取得国内的保健食品资质认证,则视为普通食品,广告宣传不得涉及保健功能。

那么跨境的保健食品应如何合规宣传呢?

1. 若未在国内取得保健食品注册或备案凭证,只在原产地具有保健功能,那么在销售时,只能按照普通食品的要求进行宣传,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同时应遵守跨境平台食品宣传的相关规定,不得进行疾病治疗功能等相关广告宣传或使用医疗用语。

2. 若已在国内取得保健食品注册或备案凭证,则应按照凭证明确的保健功能进行宣传,亦不得宣传疾病治疗功能,不得使用医疗用语。

3. 跨境电商企业应按照《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履行对消费者的提醒告知义务,会同跨境电商平台在商品订购网页或其他醒目位置向消费者提供风险告知书。消费者在下单购买时也应擦亮眼睛,权衡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

跨境销售不等于没有法律法规监管约束,行业的合规要求会日趋严格,企业和消费者都应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捍卫食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