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快讯

【原创】奶酪、奶酪制品傻傻分不清?

  • 日期:2024-05-09
  • 来源:中食安信
  • 阅读:726
  • 手机看

奶酪又称为干酪,也有人按照其英文读音称之为芝士。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标准和监管制度的日趋完善,奶酪的种类越来越细化,形态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琳琅满目、名称和外观形态相近的产品,往往分不清自己到底买的是什么?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那么这些相似的产品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本期中食安信小编就从产品标准角度带大家认识奶酪家族的这几个主要成员。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相关奶酪产品,从产品执行标准上可分为三类,即干酪、再制干酪、干酪制品。三者在原料、生产工艺、执行标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一、干酪、再制干酪、干酪制品的差异

1.png1.2.png

按照GB 5420-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酪》的定义,干酪是成熟或未成熟的软质、半硬质、硬质或特硬质、可有包衣的乳制品,其中乳清蛋白/酪蛋白的比例不超过牛(或其他奶畜)乳中的相应比例(乳清干酪除外)。可通过两种方法获得:a)是乳和/(或)乳制品中的蛋白质在凝乳酶或其他适当的凝乳剂的作用下凝固或部分凝固后(或直接使用凝乳后的凝乳块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发酵菌种、食用盐、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排出或不排出(以凝乳后的蛋白质凝块为原料时)乳清,经发酵或不发酵等工序制得的固态或半固态产品;b)加工工艺中包含乳和(或)乳制品中蛋白质的凝固过程,并赋予成品与a)所描述产品类似的物理、化学和感官特性。   

1.3.png1.4.png1.5.png

按照GB 251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的定义,再制干酪是以干酪(比例大于50%)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热、搅拌、乳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产品。干酪制品是以干酪(比例15%~50%)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热、搅拌、乳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产品。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干酪、再制干酪、干酪制品在生产原料及其比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消费者可以通过产品标签配料表显示的配料信息进行简单的类别区分。小编也汇总了三类产品在原料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差别以供参考区分:


产品执行标准

主要原料

是否可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

生产工艺

干酪

GB 5420

1) 乳和/(或)乳制品

2) 或直接使用凝乳块

凝固、排出或不排出乳清、发酵或不发酵等

再制干酪

GB 25192

干酪(比例>50%)

加热、搅拌、乳化(干燥)等

干酪制品

GB 25192

干酪(比例15%~50%)

二、选购小贴士

在选购干酪相关产品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参考以下方式进行选购:

1) 依据预期用途,从产品形态上进行区分选购。干酪相关产品的外观形态多种多样,有块状、切片、碎粒等等,质地手感上有软硬差别,预期使用的方式也存在差异,消费者可以依据自己的消费需求进行选择。

2) 从配料上进行区分选择。如果您是“成分党”,对配料要求比较高,您可以查看产品标签上的配料表。配料表可以告诉您选购的产品使用了哪些原料和食品添加剂,这些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会按照生产或加工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对于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还会如下方示例所示标示使用干酪的比例,以区分产品类别。

2.1.png

2.2.png2.3.png

3) 从营养价值上进行区分选择。如果您更关注产品的营养价值,您可以查看产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可以清晰地显示选购产品含有哪些营养成分,营养成分的单位含量是多少。通过营养成分的对比,您可以选购到营养价值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2.4.png

4) 从真实属性上进行区分选择。如果您只是想通过最简单直接的方式,知道自己到底买的是奶酪还是奶酪制品,您可以查看产品包装上的真实属性名称。按照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当产品名称为“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俚语名称”或“商标名称”,且含有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的文字或术语(词语)时,应在所示名称的同一展示版面邻近部位使用同一字号标示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一般产品名称会标示在标签的主展示版面(即我们常说的正面),那么按照GB 7718的要求,您会在同一版面找到产品的真实属性名称。如同下方示例:

4.1.png4.2.png

市面上销售的相关奶酪产品外观形态丰富多样,产品名称和外观形态也很相似,当您遭遇选择困难时,希望中食安信小编提供的这些区分方法和选购指南能够帮助您选到更适合自己的产品。